這項研究由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陳立昇副院長和嚴明芳教授領導,針對國內超過350萬名50至74歲的民眾進行長期追蹤,並於今年5月發表於《JAMA Oncology》期刊。研究結果表明,低風險族群可適度延長篩檢間隔,減少不必要的大腸鏡檢查,避免偽陽性或檢查帶來的潛在風險,如出血或穿孔。而對於高風險族群,則可增加篩檢頻率,確保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提升治療成效。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大腸癌在112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排名第三。目前,政府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但研究團隊發現,糞便潛血濃度可更精確地判斷大腸癌風險,符合精準醫學的趨勢。以往的檢查標準是當濃度超過20微克/克時,視為高危險群,並進行大腸鏡檢查,但研究指出,醫師應依據糞便潛血濃度調整篩檢間隔,不再依賴固定的篩檢頻率,讓篩檢個人化。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13萬人腹瀉「諾羅兇猛到中秋」!開學腸病毒流感殺到 5款疫苗將開打

陳立昇副院長強調,個人化篩檢策略能有效減少糞便檢查和大腸鏡檢查次數,並確保高風險族群能及時接受檢查與治療。研究結果顯示,這種個人化篩檢方式可減少49%的糞便檢查次數以及28%大腸鏡檢查次數,不僅提升醫療資源配置效率,還能降低不必要的檢查風險,為未來大腸癌精準醫療提供了可行的方向。

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發表「糞便潛血濃度」可精準預測大腸癌發生及死亡風險並應用於個人化篩檢,潛血濃度越高者應即刻接受大腸鏡檢查或縮短篩檢間隔,濃度較低者可考慮延長。台北醫學大學提供
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發表「糞便潛血濃度」可精準預測大腸癌發生及死亡風險並應用於個人化篩檢,潛血濃度越高者應即刻接受大腸鏡檢查或縮短篩檢間隔,濃度較低者可考慮延長。台北醫學大學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不到300元吃到大披薩!必勝客9種口味最高38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