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府表示,尖石6校藝術聯展今年已是第三屆舉辦,過去兩年展覽頗受好評,今年擴大辦理,也把藝展變得更有趣。六校藝術聯展更呈現合作區內學子在藝文與手作等課程的成果,內容豐富多樣,含括繪畫、攝影、雕塑以及泰雅工藝,每件作品都述說著泰雅學子們學習歷程與學習力的展現。

熱門新聞:熱門新聞:寵物店老闆自殺|拿不到營登走絕路 10萬修繕費到底誰出?1樓、2樓各說各話

教育局長楊郡慈指出,這次除靜態展覽,也讓小小作者們嘗試向觀眾述說藝術創作想要表達的想法;教育局長期關心原民學校教育發展,透過辦理區域協作學力提升計畫,由原鄉國中整合學區內國小成為「學力提升工作圈」,共同進行教育資源之整合利用,以增加校際間互動與交流,聚焦學生學力提升,提升區域整體教育發展。

7月3日首波藝術專場由尖石國小帶來「竹童玩」,竹子是泰雅人重要的生活材料,有泰雅人的部落,就有竹製品;藉竹童玩製作,學習簡單竹工藝技巧,體驗原始童趣。接著7月5日錦屏國小「編織共創」的泰雅織藝。藉由梭織明信片製作,體驗織布過程的細緻微妙,這也是實際編織工具基礎技法暖身!

7月9日則由新樂國小「織事百分百」,織線原料取自苧麻,苧麻經過剝皮、取纖、捻線、曬、漂及染等繁複程序,成為編織線材,從源頭體驗苧麻質感,進一步做成串珠、手機吊飾或鑰匙圈。7月10日尖石國中「藝起編織-弓織wakil」,主要功能為背帶,通常使用在竹籃、籐籃上以背負重物,編法有許多種,平邊、山形紋、菱形紋及幾何變化圖形,體驗弓織的美妙。

7月11日擅長繪畫的梅花國小帶來「做自己 So Sweet 畫糖藝術」,結合台灣傳統畫糖技藝與原民圖形繪製創意,這是老少咸宜的藝術創作體驗活動,邀請糖畫職人在鑽研與擅長的畫糖領域,結合原風創新想像,帶來一場古老技藝的甜蜜激盪。

7月12日壓軸由嘉興國小暨義興分校帶來「藝術好好玩-蝶古巴特拼貼藝術」。蝶古巴特的圖案多為花鳥蟲草,是泰雅族傳統生活中常見的風貌,體驗者須發揮創意,運用山林生活常見的圖案裝飾在帆布包上,產出別有意趣的手作品。

 

 

尖石6校藝術聯展。新竹縣府提供
尖石6校藝術聯展。新竹縣府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北市警愛到卡慘死!洩密越南籍女友經營地下簽賭 遭羈押禁見兩大過汰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