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王柏傑發生車禍後,測得酒測值0.44,他震驚表示說,原來前一晚的酒精,可以到隔天的下午,居然還可以測出來這麼高。

事實上,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兼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主任方俊凱指出,酒精代謝速度因人而異,喝酒後即使隔天仍可能被檢測出酒精濃度。他強調,避免酒駕最穩妥的方式是絕不開車,特別是在前一天曾有飲酒的情況下,呼籲民眾切勿有僥倖心態。

 

推薦新聞:太快出來真的好崩潰!醫分享3原因、3治療方式挽救「性福」

方俊凱指出,酒精代謝速度、狀況跟個人體質、肝功能和當下身體狀況有關,國際上以引用10公克乙醇為一個標準酒精單位,約等於約250毫升酒精含量為5%的啤酒、100毫升酒精含量為12%的葡萄酒、約30酒精含量為40%的烈酒,男性超過二個單位、女性超過一個單位即屬於飲酒過量,應嚴防隔天仍有酒精濃度驗出的風險。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指出,有些人因常飲酒或身體解酒酶數量多一點,讓自己對酒精耐受度較高,也就是所謂的「酒量較好」,但並非代表能安全開車,尤其酒精代謝速度因人而異,有些民眾前一晚喝酒,回家睡眠後早上以爲沒問題,但警方會在清晨實施酒測,這時前一晚有飲酒但為代謝掉的酒精就會被測出,民眾應保持高度警覺。

2位醫師數度強調,民眾有飲酒就切勿駕車,切勿有僥倖心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新冠第6波高峰「孕婦插管送ICU」 台大醫:傳染力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