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資料,子宮頸癌為婦女常見的癌症之一,先由子宮頸癌前病變引發的上皮細胞異常增生(病變),再進展到侵犯性癌症的階段,變成子宮頸癌,而子宮頸癌分期中的第0期又稱為原位癌。

因為子宮頸上皮細胞病變,通常沒有症狀可循,異常細胞通常都是透過子宮頸抹片等檢查才能發現,而女星張喬菲就是透過每年固定抹片檢查,才會發現異常,也在醫生建議下,趕緊做子宮頸錐狀切除手術,才沒有再擴散,只是接下來每3個月都要定期追蹤。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劉峻宇醫師曾說明,「子宮頸原位癌」只侷限在子宮頸的表皮細胞層,沒有所謂淋巴腺轉移及遠處擴散的問題,所以只要通常局部治療,通常就有百分百的痊癒機率。

劉峻宇醫師進一步說明,所謂局部治療指的是子宮頸圓錐切除手術,不過這要看原位癌本身癌細胞的種類(腺癌或是鱗狀細胞癌),子宮頸原位「腺癌」並非如同子宮頸「鱗狀細胞」原位癌一樣容易被子宮頸錐狀切除手術所切除,有些醫師會建議子宮頸錐狀切除手術並不足以治療子宮頸原位「腺癌」,應施予全子宮切除手術而非子宮頸錐狀切除手術,才能適當治療。

◎子宮頸癌如何發生
根據衛福部衛教資料,絕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所致,感染後多會自行痊癒,僅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會於日後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

◎危險族群
凡有性經驗的婦女,尤其是早婚、生育子女多、性伴侶較多的婦女,更應特別注意,30歲以上婦女每3年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子宮頸癌防治
研究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60%~90%子宮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婦女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符合篩檢資格之婦女只要攜帶健保卡和身份證,至健保特約之醫院診所,就可接受篩檢服務。

衛福部也提醒,要降低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除了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也要減少性伴侶人數,最好使用保險套進行安全性行為,也可接種子宮頸癌疫苗,由於人類乳突狀病毒感染後需要10~20年甚至更久才進展為子宮頸癌,所以,已無性生活或停經,仍須定期作抹片檢查。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男大生蛋蛋「從荔枝變芒果」 忍半年不敢說!就診驚罹睪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