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這名患者曾發現第2度心室傳導阻滯及偶發性心室早期收縮,同時也偵測到心跳有時每分鐘小於40次、最長暫停2.32秒;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有右冠狀動脈及左冠狀動脈輕度狹窄,但當時並沒有安裝人工心臟節律器。

這次發生暈厥的狀況,讓該名患者求助於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檢查下發現心臟超音波除輕微瓣膜增厚逆流,並無其他異常;一般心電圖檢查亦無異常發現。由於患者曾有輕度心室傳導阻滯,因此安排長天期(連續三天)的心電圖檢查,結果發現是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三天中發生80幾次心搏暫停,清醒時最長暫停4.29秒,睡眠時最長暫停8.48秒!立即轉診心臟科,安排手術置放人工心臟節律器,目前為止沒有再發生相關症狀並穩定追蹤。

推薦新聞:主播親眼見日本人「教訓」觀光客 過來人曝經歷:這才是真的

潘俊伸解釋,房室傳導阻滯的種種危險性,包括頭暈、低血壓、甚至昏厥等症狀,此外心室傳導阻滯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以各種原因造成的心肌炎症最常見;其他原因如迷走神經受刺激而興奮、藥物、各種器質性心臟病、電解質不平衡、心臟的傳導系統纖維化病變及心臟外科手術時的傷害等。此外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常也見於冠心病患者,特別是50歲以上的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時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的發生率為1.8%~8%。

潘俊伸提醒,房室傳導阻滯通常可藉由問診及一般心電圖檢查發現,但有時患者平常症狀不明顯且一般心電圖檢查也不一定有異常,必須藉由長天期的24小時心電圖檢查幫助診斷,才能發現異常。高風險族群除積極治療外,也要調整生活、飲食習慣,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機。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一週都是熱爆「紅番薯」 專家警示:高溫炎熱還沒到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