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英耀今日出席部務會報,提到身在公部門,多半都在思考、形成、推動國家政策,再從中央、地方的合作達成各項事務,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就是「民之所欲,長在我心」,因此送給部內主管一個瓷杯,認為應該心懷慈悲,並且思考教育政策的推動,如何能讓社會大眾、家長,以及老師、學生等利害關係人,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可能性,以及對於他們擔憂的情況,也應盡力為其排除,也正所謂「予樂拔苦」,不要辜負民眾給予的期待。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高鐵爆肥貓2.0!董事長冒出「退職金」 修訂公司章程挨轟量身定做

鄭英耀並且送給部內主管3顆巧克力,不只要讓大家嚐甜頭,而是希望能以巧思,克服外在挑戰、阻礙的力量。他說政策推動必然面對資源,以及外在多元意見的挑戰,如何能從不同聲音當中,找到對於政策形塑更有價值的做法,相當考驗大家的創意以及過往累積的經驗,重要的是能夠傾聽不同聲音,並在政策的規劃、推動方面,能將老師、學生的擔憂放在心上,除了符合民眾期待,也能展現一個更有效率教育團隊。

鄭英耀贈送瓷杯,希望大家討論、施行政策的同時「心懷慈悲」。記者林則澄攝
鄭英耀贈送瓷杯,希望大家討論、施行政策的同時「心懷慈悲」。記者林則澄攝

另外,鄭英耀要求教育部各司處盤點全國22個縣市的學校檔案、教育的優勢、需要協助的部分以及現況,以利及時給予協助或是改善建議,不管是從國民教育,還是高等教育、技職教育,甚至終身學習,才能精準、有效的主動協助、精進不足以及提升教育品質,希望端午節前的6月7日能有初步結果。

推間新聞:台大兒醫旁「電音趴」影片曝光!醫師:這就是民主?

最後,鄭英耀指出,台灣經過1994年教改以來,各界都對台灣的人才培育、產業的發展圖像充滿期盼,教育部數十年來也在這方面不斷精進,歷屆課綱在此期間也有許多變化,不過隨著科技改變,縱使沒有明文規定課綱10年就要修訂1次,仍要有些微調作為,118課綱不是為了修而修,其實並不存在。

鄭英耀表示,118課綱並不存在。記者林則澄攝
鄭英耀表示,118課綱並不存在。記者林則澄攝

鄭英耀表示,108課綱一路走來,對於未來人才培養沒有問題,但因AI帶給人類產業的影響,反而需要從中思考如何透過課程、師資等方面給予協助、與時距進,並且因應產業需求持續深化人才培育的教育品質,這是目前階段應該要做的工作。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下午12縣市大雨特報來襲 本週午後陣雨下到「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