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大肆報導台中捷運隨機傷人事件,同時間也發生另一件精神病人就醫逃脫的案件。多家媒體大篇幅,甚至部分媒體使用驚悚的「殺人未遂犯」精神病人到處逃竄云云報導手法,讓台灣社會再次掀起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恐懼、偏見與廣大的討論。

隨著一連串精神疾病患者涉及的犯罪案件發生,社會大眾更加對於精神病人的偏見和污名也再次浮出水面,同時也再度惡化、加深精神病人的污名與標籤,如:精神病人就是會傷人、會殺人,甚至認為精神病人犯罪就是沒有責任等。

我們明白也清楚這兩起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並再次引發了大眾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恐慌和偏見。然而,我們應該明白,精神疾病患者不等同罪犯,而是需要理解與支持的,因為任何人都有可能外部壓力或突然間多重重大打擊引發短暫、長期的精神疾病或精神困擾,但精神病人並不會因為犯法而不需要承受該受的責任。

另一方面,我們也呼籲政府重視社會大眾的精神心理健康議題,並建立更完善的支持系統。除了傳統醫療式社會安全網之外,我們需要更多非醫療式的同儕支持系統的建立與推廣,因為精神病人的疾病經歷經過一定的培訓將會是不亞於醫療專業的另類專業(疾病專業化),這些經驗將更有助於支持精神病人。

最後,我們呼籲社會停止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污名與標籤。我們強烈譴責當事人的傷人行為,並對傷者表達最誠摯的慰問。

我們希望社會重視政府社會安全網的不健全,並探索更多可能性,例如建立精神病人同儕支持系統(Peer Support System),以支持精神病人。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午後雷雨襲!台東熱飆36℃ 一圖看本週「熱爆」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