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田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呂彥德表示,小細胞肺癌治療效果往往不佳,對藥物反應也很差,在臨床上是屬於較惡性的癌症,再加上已到第三期、患者年齡也偏高,種種原因讓患者一度考慮放棄治療,但因為當時張阿公的媳婦已懷孕3個月,家屬與阿公都希望能迎接孫子出生,陪小孫子長大,因此最後決定奮力一搏,積極抗癌。

熱門新聞:5億高中生案辯論終結!6/28宣判 同婚配偶夏朝源竟嗆法官「很好笑」

呂彥德醫師進一步解釋,小細胞肺癌有幾個特點,一是很難發現,二是易迅速惡化,三是容易轉移,四是復發率高,因此,患者很少存活超過2年,5年內存活機率只有6%,比胰臟癌更低,所以在醫師眼中,小細胞肺癌可稱得上是真正的「癌王」。

張姓阿公癌化處的長度約有12公分,面積不小,因此醫療團隊嚴謹以待,並為張阿公擬定「同步化放療」的抗癌方案,讓他同步接受化療與放射線治療,逐步清除體內的癌細胞。

呂彥德說,醫師也特別補充,小細胞肺癌除了治癒機率低外,更常常轉移至腦部,因此在治療肺癌時,為預防癌症轉移,需利用螺旋刀做預防性的全腦照射,然而這種放射治療容易造成患者智力、記憶力、腦部神經系統的損傷,因此也常讓患者卻步。但現在的螺旋刀放射治療已相當進步,治療時可透過精密運算,讓放射線避開海馬迴的範圍,減緩放射治療對患者記憶力與智力的影響,達到最精準的治療效果。

呂彥德說,張姓阿公在經歷此次抗癌後,不但下定決心戒除吸了幾十年的煙,也早睡早起,維持清淡飲食,而且定期就醫回診,目前抗癌滿三年,體內無任何癌細胞存活,以70歲的高齡患者來說,抗癌算是相當成功,更令人開心的是期間也迎來小孫子出世,張阿公現在也相當珍惜跟家人相聚的時間。

張姓阿公的癌化處,光長度就約12公分。光田提供
張姓阿公的癌化處,光長度就約12公分。光田提供
螺旋刀精準治療可讓放射線避開海馬迴的範圍,減緩對患者記憶力與智力的影響。
螺旋刀精準治療可讓放射線避開海馬迴的範圍,減緩對患者記憶力與智力的影響。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信義區疑兇殺命案!女子頭套塑膠袋、背部刀傷陳屍屋內超過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