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彤雯昨晚(28日)有感而發想起韓劇《少年法庭》,《少年法庭》中有五宗案件改編自真實案例,其中多起案件的恐怖和血腥程度令人震驚,而劇中飾演法官的金憓秀會如此痛恨少年犯,源於她兒子遭2名只因好玩而投擲磚塊的兒童所砸死的劇情,而這同樣是改編自南韓的真實案件。
這一樣是南韓真實案件,兩名兒少犯,造成一名55歲婦女和一名29歲男子、一死一重傷,但兩名少年犯中,9歲男童因屬幼童、完全不獲起訴,11歲男童則被判保護管束處分。
劇中衍生出的後續,就是這兩個孩子成為國高中生後,變本加厲、傷害更多人,案件又回到沈法官手上。
回到真實世界,因為受到法律保護,這些孩子是不會留下前科的,甚至連姓名都不會被揭露。
台灣新聞媒體工作者也受到《兒少法》管控,不得揭露任何與兒少相關事件的資訊,否則都會被重罰。
蕭彤雯分享過去經驗, 「過去我在新聞台服務時,不只一次有主管因為怕被罰錢,要大家簡單處理這類新聞,甚至不報。」她感到無法接受,「這些明明是這麼重要的新聞,應該要切好幾個角度去討論的新聞,怎麼可以簡單處理、甚至是不處理呢?」然而,倘若電視台真的面臨30萬的罰款,誰來付?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她表示:「所以當民眾大罵媒體為何要保護受害人?為什麼不公布這些禽獸的畫面跟姓名?好讓其他人能夠小心提防?原因就是『這麼做是違法的』。」所以如今發生國三生遭割頸案,新北地院才會要求網路上的相關肉搜資訊下架。
蕭彤雯認為,此類事情幾乎天天上演,但相關資訊都必須被保護,導致訊息不透明,「所以會有弄殘弄死人家小孩的保母、侵犯小孩的坊間狼師(非公務體系)、或就只是個普通人,在結束法律制裁後,換個名字、換個地點,繼續做一樣的事。如果你知道他曾經有過這樣的案底,你會把小孩送到他手上嗎?當然不會!問題就是你不會知道。」
至於少年犯,他們連換名字換地點都不用!蕭彤雯認為,並非犯錯的人不能被原諒,而是「我們能用什麼方式,讓他們知道他們真的錯了?」她憂心表示,若加害者的想法僅是「下次要小心一點、不要被逮到」、「反正我受法律保護,未成年之前都不會怎麼樣」,這些人的未來是否會有所改變?什麼事情久了都會成習慣,暴力絕對也是。
最後她摘出《少年法庭》劇中沈法官沉痛的話,呼籲社會大眾省思「少年法,到底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以下對白摘自少女心文室)
「他們不是連續殺人犯或國際詐欺犯,只是未成年的少年犯而已,但他們居然耍手段愚弄社會大眾和警方,法院至少要揭露真相啊,這不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嗎?」
「等審判結束,萬一他們瞧不起法律,覺得法律很可笑,到時我們該怎麼辦?萬一他們長大後變本加厲,導致更多受害者,到時誰要負責?」
「我們得告訴他們法律有多麼的可怕!必須教育他們,要是傷害他人,就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如果父母親心疼孩子,總是袒護包庇,國家跟法院就必須積極介入,身為一名法官,我要用法律來證明,只要犯錯就嚴懲不貸!」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