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舜文畫展目前在鳳山荷軒新藝空間展出,約30件作品,展覽直到2024年1月6日。此次畫展「伊等」,均與祖母鍾台妹和母親鍾郭明琴相關,有鍾台妹的大型人像,畫面布滿歲月痕跡,鍾舜文以工筆細繪祖母根根白髮,與雙手皺紋,畫風如照相寫真。鍾說,祖母平常真的都是將頭髮梳得整整齊齊,她日常觀察之外,也拍下照片以精準描繪。

鍾舜文以工筆細繪祖母根根白髮,畫風如照相寫真。凃建豐攝
鍾舜文以工筆細繪祖母根根白髮,畫風如照相寫真。凃建豐攝

另一系列則是母親人像,有開心大笑,也有安靜低頭,還有緊閉包紮的工作裝,多面向呈現母親形象。同時還有多張小品,為一比一實際大小、母親親手栽種,種在自家菜園,天天都相見的蔬菜花果,則呈現田園生活的恬淡。

鍾舜文小品,都是母親親手栽種,種在自家菜園,天天都相見的蔬菜花果,呈現田園生活的恬淡。凃建豐攝
鍾舜文小品,都是母親親手栽種,種在自家菜園,天天都相見的蔬菜花果,呈現田園生活的恬淡。凃建豐攝

鍾舜文說,從研究所畢業回到美濃笠山,已有十多年的時間;2019年春天,她將工作室移往市區,開始了在市區與笠山之間往返的生活。離開了「家」,才發現自己的心其實沒有離開過。每每回家,她都化身為盡責的「女兒賊」。母親田裡採摘回來的蔬果、餐桌上沒有食畢的菜餚,全都打包帶走,也把母親滿滿的愛帶在身上。

鍾舜文小品,都是母親親手栽種,種在自家菜園,天天都相見的蔬菜花果,呈現田園生活的恬淡。凃建豐攝
鍾舜文小品,都是母親親手栽種,種在自家菜園,天天都相見的蔬菜花果,呈現田園生活的恬淡。凃建豐攝

從2006年鍾舜文畢業回美濃,萌生了重繪母親的念頭,這個想望持續了好多年的時間。但與母親同住笠山下,因為彼此的距離太近,無法在母親視線之下描繪她,一直到鍾離開笠山的這幾年,才真正開始動筆。

鍾舜文說,記得她與父親一同早餐的朝晨,父女倆還在啃麵包,母親早已在廚房窗外的駁坎上揮著鐮刀除草,父親笑著說「妳媽媽跟阿嬤越來越像了!

鍾舜文以工筆細繪祖母雙手皺紋,畫風如照相寫真。凃建豐攝
鍾舜文以工筆細繪祖母雙手皺紋,畫風如照相寫真。凃建豐攝

鍾回憶祖母說,「草窩裡不會餓死蛇」只要有土地,就可以養活一家人;母親則說「頭痛的時候,我就去田裡吹吹風,就好了。」祖父與父親都從事文章寫作,也都有著一副孱弱的身子。於是祖母與母親,她們在生命中都扮演著強大的照顧者的角色,也是一生都離不開土地的人,如同許多她們那個年代裡的女性一樣,展現出強韌的抓地力與生命力。

鍾舜文先生小提琴家蔡宗言現場演奏。凃建豐攝
鍾舜文先生小提琴家蔡宗言現場演奏。凃建豐攝

鍾舜文表示,伊等在客語裡的意思是「他們」或「她們」。在這個秋日展開的展覽中,她以家族中與自身血脈相連的女性,以「她們」為主要核心並逐漸擴展出去,試圖記錄她們在生命中,某個日常裡,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一刻。願將此展覽,獻給已故的祖母鍾台妹,也獻給親愛的母親鍾郭明琴。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4孔短刀像「手指虎」敵人看不見 重判1年2月!這見解逆轉改判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