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乳業協會、台灣農酪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牛乳產業基金管理委員窗、桃園市養牛協會、台灣牧草產業發展協會及立法委員洪申翰今召開記者會,揭露近期發出「臺灣酪農業的心聲」連署書,獲得近1500位乳業從業人員連署,包含250場牧場及70多位專家學者響應 .希望在2025年後台灣的孩子還能喝的到國產鮮奶,也呼籲政府提出配套措施。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理事長、台大動科學系特聘教授徐濟泰表示,2025年台紐協定即將生效,將對台灣國產鮮奶造成很大壓力,而根據現行畜牧法法規,所有乳牛場必須要取得與酪農間的契約,才能合法飼養乳牛,但契約條文並沒有第三者監督,導致酪農處於劣勢,進口鮮奶零關稅,若使乳品廠不願意與酪農做續約,酪農場面臨關廠的命運,希望政府幫忙做3件事,一、面對台紐的衝擊影響評估,二、有效的政策配套,三、提出2030年乳業政策白皮書。

洪申翰指出,影響乳品價格的銷售通路權力十分集中且不均等,導致當乳品廠和通路決定進口奶時,酪農及消費者沒有決定空間,後續會在國會協助酪農與政府部門溝通,他強調「他很愛牛奶」呼籲消費者一起行動支持國產鮮奶。

二代酪農、桃園市養牛協會理事長許成寶表示,酪農面對高飼養成本及全面開放紐西蘭進口奶而非常不安、不知何去何從,對政府提出3點建議,一、如何幫助酪農降低飼養成本及提高競爭力,如輔導青農種植青割玉米、牧草等降低使用進口飼料,二、要檢視市售鮮奶定價的合理性,三、呼籲消費者支持國產奶。

許成寶也說,目前市售鮮奶價格取決3個方向,一、酪農的生產成本(收購價),二、乳品廠加工包裝運輸成本,三、後端通路上架費,台灣生奶占市售奶價格約3成,但國外卻達5成,而國外加工包裝運輸加上架也才5成,台灣卻占6至7成,其中上架費甚至占3至5成之間,就造成台灣鮮奶售價較高。

牛乳產業基金管理委員會召集人楊梅貴,同時也是中小型牧場的經營者指出,面對2025年台紐協定的衝擊,近兩年已陸續有乳品廠不再續約酪農 ,這不只是未來式,更是現在進行式,政府應提出合理的國家生乳產量規劃 ,並規劃足夠的預算資源和基金設立來協助推廣本士鮮奶、強化產業競爭力和協助酪農戶轉型,過去農政單位也曾規畫養豬基金,希望這次政府也能協助酪農度過台紐貿易全面生效的危機。

台灣農酪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表示,現在已經有許多乳品廠或通路商因應關稅政策改變,陸續以國外進口乳代替國產鮮奶,不但對經營數大的農民產生影響,對本土鮮乳作為主要需要的消費者,也即將沒有選擇,政府勢必需要規劃國產乳品的產銷平衡措施,並搭配明確乳品分配名稱、合適的在地溯源標示,以區隔進口及國產乳品。

農業部畜牧司晚間發出新聞稿回應,每年紐西蘭進口乳品的樣態,八成為奶粉、粉塊及乳酪,自102年簽署臺紐經濟合作協定後,為協助酪農產業降低成本,除持續輔導酪農更新自動化及冷鏈設備、並協助產業開發多元應用產品技術及行銷國產鮮乳,以提高國人鮮乳消費量,協助酪農產業因應貿易自由化,相關措施已逐漸展現成效,國人鮮乳年平均消費量自102年之16.5公斤/人年,增加至110年21.69公斤/人年,成長幅度超過3成。

畜牧司今天也分別邀集酪農產業團體在雲林及彰化召開座談會,持續與廠農溝通,並決議於合理生乳收購價格前提下,保障酪農收益,112年訂定年度生產目標為43萬公噸,後續將依據市場需求,與乳廠研議乳量調整計畫,並持續穩定廠農雙方收乳合約。另外將透過部會間合作,持續推廣國產鮮乳,於技術面與標示面,強化鮮乳標章區隔力道並杜絕仿冒摻偽,同時將協同相關部會共同與通路商及乳廠溝通乳品合理通路上架費用,並強調,112年已爭取畜牧業外籍移工與本國勞工核配比由1:3提高為1:1。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7.2強震毀農產、設施「花蓮最慘」 全台災損達819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