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根據日本胃腸名醫新谷弘實暢銷書《不生病的生活:全美首席胃腸科醫師的健康秘訣》報導,市售牛奶都有「生鏽的脂肪」,因生乳經加熱加工過程,除了有益健康的成分完全消失外,為防止生乳中的脂肪浮現成奶油層,需經均質器的機械將其攪碎,其過程會使乳脂肪與氧結合,變成「過氧化脂肪」換言之就是「嚴重生鏽的脂肪」,成破壞健康的食物。
對於牛乳負面新聞,農委會畜試所依據國立台灣大學動科所暨食科所名譽教授林慶文、中華民國乳業協會前秘書長陳榮泰等人過往刊載文章彙整回應。
畜試所表示,媒體引用某些專家飲食法的資料,指稱牛乳經過均質及加熱會破壞脂肪導致氧化,並稱其為「生鏽的脂肪」。然而,實際上均質目的是讓乳脂肪均勻懸浮於牛乳,加熱則能使微生物及酵素失去活性,此有利於牛乳成分及風味穩定,也避免乳脂肪黏附於容器或管線所造成的浪費及污染,進而成為消費大眾重要的脂肪來源。
若捨棄均質及加熱,牛乳對國民健康的效益則侷限於產地周圍。此外,加州大學研究表示,均質化反而降低乳脂肪氧化。若仍對此有疑慮,亦可經由測定牛乳的TBA值(硫巴比妥酸價)來判斷乳脂肪的氧化情形。
另外,外界也常疑惑,牛乳酪蛋白難消化?畜試所表示,實際上成人的牛乳消化率達96.6%;至於牛乳含有抗生素與生長激素,畜試所強調,實際上台灣不允許在乳牛身上使用生長激素,因此不會影響牛乳,且抗生素也僅供乳牛疾病治療使用並需要遵守停藥期規範,乳品工廠對於進廠的牛乳均具有嚴格的抗生素檢驗,為自家品牌鮮乳的品質把關。
畜試所強調,不僅是牛乳,其他食品也同樣經常面臨食安謠言,聰明的消費者不應道聽途說,人云亦云,以訛傳訛;而是應該實事求是。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