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發炎且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主要表現症狀包括嚴重搔癢、紅斑、丘疹、皮膚乾燥無光澤,但反覆搔抓破皮滲液,長期下來易造成皮膚苔癬化,變得又厚又硬。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約每10位兒童就有1人罹病,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秘書長姚宗杰表示,6歲以下嬰幼兒占比最高,且大部分2至3個月時就發病。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洪志興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搔癢特別好發於夜間,嬰幼兒半夜搔抓造成睡眠品質變差,容易影響生長激素分泌與發育,長期也會增加焦慮憂鬱、傷口感染甚至需住院治療的風險,對未來人格發展與成長易有不良的發展,就連家人的生活,包括睡眠、經濟與人際關係也面臨巨大壓力,家長更經常被責怪為不用心照顧孩子。

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賴昀岫攝
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賴昀岫攝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暨林口長庚醫院兒童皮膚科醫師楊靜宜進一步說明,針對嬰幼兒異膚,會依據病情嚴重程度而給予不同強度的藥物,但嬰幼兒發育尚在起步階段,長期使用類固醇容易有皮膚變薄萎縮、肥胖、影響發育等副作用隱憂,經常使用免疫抑制劑需定期監測肝腎功能,就連餵藥,也需考慮寶寶的吞厭能力。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則表示,除了類固醇等治療,目前也有安全性高且有助長期穩控疾病的生物製劑可以選擇,且食藥署已核准能用於6個月以上中重度異膚患者,及早使用可降低近4成食物過敏、鼻過敏與氣喘等相關過敏的風險,他直言這是最棒的兒童節禮物。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往下閱讀下一則新聞 往下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