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肺癌標準化死亡率100年至110年間雖已下降14.6%,但國建署長吳昭軍指出,肺癌過去一直是國人癌症死因的首位,從國際與國內實證找出能利用國家資源協助的對象,並確立兩大族群,包括國際實證中常提及的重度吸煙者,也考量亞洲特有現象、女性90%肺癌患者沒有吸菸,與家族史相關,因此將其列為優先對象之一。

中研院院士楊泮池說明,肺癌是台灣的國病,患者中有2/3沒抽菸,且僅6.3%的女性個案有抽菸,比男性肺癌患者吸菸比例63%整整「少了一個0」,可見只針對抽菸族群無法解決肺癌問題,應考量家族史等因素,將風險族群納入篩檢範圍,且唯有確診期別改變,才能解決、改善肺癌死亡率。

針對肺癌確診期別,吳昭軍強調,肺癌各期別5年存活率差異相當大,0到1期存活率9成以上,但到第4期就只剩1成,目前國健署與142家醫院合作、推動肺癌早期偵測計畫,符合篩檢資格的民眾都可以到合約醫療院所預約並檢查。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指出,肺癌篩檢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進行,而LDCT沒有侵入性,不需要注射顯影劑,也不需要禁食、禁水,檢查過程只需要5分鐘,藉此方式早期偵測,整體來說可降低重度吸煙者20%的肺癌死亡率,

接受LDCT檢查後,台灣肺癌學會秘書長柯皓文說,民眾務必返回醫療院所了解醫師分析結果,若沒有結節、維持2年一次的篩檢頻率即可,而10%民眾會出現結節,但多屬良性,少部分有病變風險的結節,則聽從醫師建議,執行後續治療,不要害怕,也不要逃避,0到1期的預後是最好的,切莫因此延誤治療。

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副秘書長陳克誠補充,肺癌早期篩檢後,異常不一定代表癌症,除了良性結節、肺癌之外,也可能是發炎造成,民眾只要遵從醫師專業建議即可,不用太擔心;肺癌早期治療不是非常大的手術,使用微創手術相當好處理,非常早期的病患大約1到2小時左右就能完成手術,住院2到5天後,多可恢復正常生活。

國健署統計,截至去年12/26,已有2.2萬人接受篩檢,60%有肺癌家族史,36%有重度吸菸史,其餘4%則是同時具有肺癌家族史與重度吸菸史,共找出的160名肺癌確診個案,其中有138人(86.3%)屬早期肺癌個案、處於0期及1期,確診肺癌個案有159名已進行手術等治療程序。

國健署肺癌篩檢計畫補助的篩檢對象包括:

1.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

2.重度吸菸者:50至74歲且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南韓首爾舉辦「放空」大賽 比賽誰最無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