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澎湖最能代表冬至的年節食品,除了「菜繭」,就是「雞母狗仔」,尤其是「雞母狗仔」的可愛造型,綴以點點朱紅,更顯喜氣洋洋。這樣與台灣本島不同的常民文化,現今也漸成為特色觀光,近來以社造聞名的湖西鄉南寮村,更設計成遊客體驗行程,今年夏天柯文哲伉儷就帶領北市府團隊來踩線,加上澎縣府旅遊處在此興建雞母狗仔公園,營造出澎湖特色農村形象。包括公所和文化局等機關,也會在冬天應景舉辦捏製菜繭和雞母狗活動,讓老一輩的人重溫舊夢,年輕人也能傳承到這記憶。

冬至前夕,闔家捏雞母狗。許逸民攝
冬至前夕,闔家捏雞母狗。許逸民攝

文史工作者許玉河指出,有關澎湖冬至的記載,追溯自200多年前的《澎湖紀略》提及,澎湖冬節,家家戶戶做湯圓、宰雞被酒醴以祭祖先,又在門扇粘一丸於其上,祈求來年順利懷柔惡鬼「虛耗」,餉之以湯丸。100多年後的《澎湖廳志》相關記載也與《澎湖紀略》大同小異。但「菜繭」和「雞母狗仔」則可從其他清代方志找尋答案。像《彰化縣志》提及冬至節前一夕,小兒將米丸塑為犬豕等物,謂之添歲,此即「雞母狗仔」的化身,而且參與的對象以小孩子為主。

以米糰捏成「雞母狗仔」,再點上紅胭脂,蒸熟出爐後,才算完成。許逸民攝
以米糰捏成「雞母狗仔」,再點上紅胭脂,蒸熟出爐後,才算完成。許逸民攝

許玉河說,冬至前一晚製作的「雞母狗仔」被美化為龍鳳之形,小孩子守歲徹夜不眠,冬至日大家再互相比較所製作的「雞母狗仔」。清代澎湖冬至的習俗,差異應該不大,冬至製作「雞母狗仔」的習俗雖也流傳許久,但直至1977年白沙鄉公所所編撰之《白沙鄉志》始提及菜繭與雞母狗仔:「在家庭及用米或麵為外皮,以甘藷、花生簽、菜、紅豆等為餡,作各色各樣不同的粿,及牛、豬、狗、雞、庫銀、紅圓等,祭拜祖先,祭畢即在家內的門窗桌櫃雞舍豬舍牛欄等處,放紅圓一顆,感謝神明的庇佑,並求人畜平安,生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