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文祥指出,人體正常酸鹼值恆定於7.35至7.45之間,太高則屬於「鹼中毒」,反之則是「酸中毒」,癌細胞在不斷分裂生長,會造成缺氧、營養不足等壓力環境,癌細胞因此轉走「瓦氏效應」後,產生乳酸與氫離子,則使周邊小範圍區域呈現較低的酸鹼值,尤其離微血管越遠的癌細胞越易缺氧,更容易使周遭環境變酸不利於一般細胞與癌細胞生存。

張文祥進一步解釋,這樣的環境對癌細胞來說是非常惡劣,癌細胞面臨這樣的環境有兩個可能選擇,一是像動物一樣逃離惡劣環境,直接進行轉移、二是原地適應環境,目前觀察來看,癌細胞走的都是第二條路、原地進行適應,推測可能是因為癌細胞此時還沒有足夠的能力移動,還是要要經歷適應,調養生息後才能夠轉移,如果癌細胞此時就能夠移動,治療上會更困難。

針對癌細胞適應酸性環境的過程,張文祥說,以往癌細胞培養都是在酸鹼值7.4至7.6之間、溫度37度下進行,本次以胰臟癌細胞為模擬平台 ,分為酸鹼值6.7、7.4各一組,並考量癌細胞需要足夠的時間適應酸性環境壓力,在2到3週、5到6個月,11到13個月檢驗一次,而酸鹼值6.7環境的癌細胞在2到3週時,會出現鞭毛與空洞,以及細胞「自嗜」現象,並放慢生長速度。

關於細胞自嗜,清大生命科學院副教授張壯榮解釋,環境不好時,細胞會啟動自嗜機制,回收所有可用資源、對抗惡劣的生存條件,而粒線體作為細胞生產能量的重要胞器,為了避免在自嗜過程中被摧毀,會發生團聚的現象,並融合成大型、長條狀的粒線體,某種程度上提升其功能,也避免遭到摧毀,在酸性條件下的癌細胞中也同樣發生此過程。

但在經過一年後,張文祥指出,癌細胞的外觀會恢復成接近原本的樣子,但粒線體會集中在細胞外圈,推測是為了向外擴散做的準備,此時移動能力更強、更惡劣、更容易轉移,雖不同癌細胞株的適應機轉可能有所不同,但必是大同小異的,癌細胞適應酸性條件的能力相當驚人,每轉移進入新的組織、器官,癌細胞可能就要重複一次適應過程,「這個層面來說,癌細胞是個可敬的對手」。

張文祥指出,癌細胞需要代謝才有產物,讓癌細胞在代謝上出問題、無法適應,「阻斷癌細胞適應機轉」、「改變原本的環境壓力,使癌細胞變得更難適應與生存」是未來可以嘗試的方向,能否成功,持保留態度,但這並不是靠坊間所傳「鹼性飲食」能做到的事。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熟女鼾聲大到和老公分房睡 這手術治好呼吸中止症!還讓她變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