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治案例的阮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黃泰元表示,橈神經最易被壓迫處在腋下及手臂的「螺旋溝」,江先生熟睡中,妻子頭部重量剛好壓迫這個部位太久,造成局部組織血流不足、橈神經缺血暫時性麻痺,產生痠痛、垂手症狀。

江先生無合併其他神經肌肉韌帶或關節異常,黃泰元在給予消炎止痛藥,並安排電療、按摩等物理療程,兩周後恢復正常。

阮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黃泰元。阮綜合醫院提供
阮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黃泰元。阮綜合醫院提供

另一名53歲主婦楊太太,則因左手常感痠痛刺麻、無力求醫,被診斷為「肘隧道症候群」,詢問病史發現楊太太除常在沙發側躺著用手撐托著頭的姿勢看電視,並稱晚上睡覺時,為避免翻身吵醒先生,習慣縮曲著左手放枕頭上睡。

黃泰元說,楊太太因反覆過久肘部屈曲內旋的動作,致使通過手肘內側的尺神經受壓迫,引起痠痛刺麻、無力,所幸未傷及韌帶、肌腱或關節,在避免以上習慣姿勢,配合服用消炎止痛藥,做復健電療、按摩療程,兩周後恢復正常。

黃泰元表示,肘隧道症候群好發於40到60歲中年人,女性比男性多。手肘彎曲超過90度姿勢或動作在長期、反覆性情況下,導致神經通過手肘處的壓力過大,引起神經性病變,日常生活裡一些長時間彎曲手肘的姿勢,例如趴桌子睡、打麻將、打電腦或滑手機,都可能因此造成刺激、傷害。

民眾平日可做橈神經鬆動術保健,手臂側舉約30度,伸直手肘,手背向前,手腕向內屈曲,頭同時向反方向側。阮綜合醫院提供
民眾平日可做橈神經鬆動術保健,手臂側舉約30度,伸直手肘,手背向前,手腕向內屈曲,頭同時向反方向側。阮綜合醫院提供

黃泰元建議「橈神經麻痺症」或「肘隧道症候群」患者,只要停止或避免容易引起症狀不良的姿勢動作,病況就會改善,症狀嚴重的急性期,可服用消炎藥物。若藥物及物理治療都無法改善症狀,就必須以神經放鬆或肌腱轉移的手術治療。民眾平日也可做以下運動保健。

橈神經鬆動術:首先,手臂側舉約30度,伸直手肘,手背向前,手腕向內屈曲,頭同時向反方向側。接著,手腕放鬆,手肘微微彎曲,頭回正中央。重複以上兩項動作,來回10下為1回,共2回。

民眾平日可做肘神經放鬆法保健,反手戴眼鏡伸展,手掌向上做出ok手勢。阮綜合醫院提供
民眾平日可做肘神經放鬆法保健,反手戴眼鏡伸展,手掌向上做出ok手勢。阮綜合醫院提供

肘神經放鬆法:反手戴眼鏡伸展~手掌向上做出ok手勢,手肘彎曲向內做出反手做戴眼鏡姿勢,感覺上肢小指側肌肉緊繃,維持10~15秒,重複2至3次,身體可向左、右側彎來加強伸展,舒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