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周元華說,從以前的選戰經驗來看,各方候選人差距不大時,是選戰最激烈、最容易影響社會情緒的時候,雖今年大家常說選情比較冷、老百姓激情比較少,但隨著選舉日越來越近,可能還是會有變化,而首長選舉和委員選舉又不太一樣。

選民「預期性焦慮」恐釀睡眠障礙

老百姓的焦慮與社會整體氛圍有關,周元華說,對於政治較為投入的民眾在選舉前都會帶有期待、緊張的情緒,這屬於「預期性焦慮」,很難避免的、通常選舉後就會改善,這樣短時間一次的激情比較不會造成傷害,但確實會讓人不舒服,有時會影響到腦幹管理睡眠的部分,可能造成睡眠障礙,開票後則較可能出現憂鬱情緒,失落感的延續時間可達2到3個月。

候選人「數據恐懼症」嚴重宜用藥

針對候選人,周元華則分析,其主要面對「數據恐懼症」的壓力,比如民調引起緊張,同時還有社會上的諸多不確定性所造成的焦慮,以在任首長為例,「從醫師的角度來看,其實很多都已經過度操勞」,人在家裡坐、可能哪邊就發生意外、需首長關心,這是政治人物長期處於極度焦慮的重要原因。

不過周元華也坦言,參加選舉、投入政治畢竟是候選人自己的選擇,且就算本人想停止,抬轎的也不見得願意放他下來,只能硬著頭皮上,候選人想減輕壓力時,可以抽一些時間運動,如果不方便亂跑,那就做瑜伽、皮拉提斯這些能夠放鬆的類型,若真的很嚴重,為了撐過這段時間,服用一些藥物也是可以的。

醫嘆台灣政治人物太操勞

周元華進一步指出,其實台灣環境常常忘了候選人、縣市首長也是人,「這是很弔詭的一件事」,如看到某個候選人服用相關藥物,選民可能會產生「這人廢掉了」的念頭,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台灣不能一直維持這樣的生態,「總不能把每個縣市首長的命都操掉半條吧?」

此外,周元華說,每個人對壓力耐受程度不太一樣,如果是晚上睡不好、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出現,比如胸悶、容易出汗、頭暈等,代表已經達到臨界值,建議先拋開數字、選舉,休息幾天,如果自然康復,就代表臨界值已經在這裡,以後不要再過度投入了,選民、候選人或政治人物都務必以身體為優先。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7旬婦走路「感覺有東西掉下來」 擲筊才肯就醫!竟是子宮脫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