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珊珊今早出席限量應援小物發布會,會後受訪對此表示,選過多次議員,每次都有民調,但結果卻往往呈現十分大的差異,重點還是要夠勤快、夠努力,民調不能定生死,就算是難道就不努力?對於民調聽聽、看看就好,拿不出分析數據的民調沒有參考價值,距離投票還有70幾天,討論安全名單並沒有意義。

黃珊珊更批評,如果每份民調都說是黨內民調,卻又不敢呈現內部民調的數字,「這其實就是在做政治操作,這種行為不應該被鼓勵,這種行為應該被譴責。」

民眾黨台北市議員參選人黃瀞瑩。彭欣偉攝
民眾黨台北市議員參選人黃瀞瑩。彭欣偉攝

黃瀞瑩質疑,國民黨到底做幾份民調?在不同地方總是可以聽到不同的民調,國民黨距離選戰結束還有70幾天,就對自己沒信心?「想要透過放民調的方式,來讓這場選戰有泥巴戰的空間嗎?」所有民眾黨參選人都很認真,從早到晚,在街口、市場和夜市都可以看到身影,任何傳言都讓年輕人在拚選戰時更加努力。

議員參選人楊寶楨則直言,每份民調雖然有參考之處,但該份民調和民眾黨內數據落差大,且只是口耳相傳卻沒有看到真實數據,也有說法認為是國民黨放風聲試圖攻擊民眾黨,若是這樣的初衷並不好,重點仍是在地方勤走勤跑,讓民眾認識,希望可以更加努力爭取民眾認同。

議員參選人陳宥丞則說,每次選舉都有「策略性民調」,不論凸顯哪個陣營沒有信心,也歡迎一起跑基層,只要跑一小時就知道民調有無參考價值;議員參選人張志豪同樣認為,在地方走跳感受到民眾的熱情,和國民黨民調完全不同,更和黨內民調差距大;議員參選人陳思宇也說道,民調僅作為參考。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