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塔庫表示,處於睡眠狀態時,大腦無法辨別是現實還是夢境,這也是為什麼人做惡夢驚醒時,會出現呼吸急促、汗流浹背、心跳加速的情形,都是由於在夢境中戰鬥、逃跑的反應,而人體的反應,可能比日常經歷的所有壓力更加強烈。

他透過4196名介於26至74歲的研究對象中蒐集數據,並探討惡夢頻率與早死(75歲前死亡)之間的關聯。

歐塔庫指出,在18年當中出現227名早死的案例,進一步分析得到結果,確認惡夢的頻率過高容易導致增加死亡風險。他說明,比起不會做惡夢的族群,每周做一次惡夢的實驗者,早死的風險就提高至三倍;同時歐塔庫也提到,這是因為做惡夢會使人體加速老化,生理年齡逐漸大於實際年齡,其中的關聯度達到39%。

歐塔庫提醒,惡夢會嚴重傷害睡眠時間和品質,體內的細胞無法完全修復,進而阻礙某些重要機能,壓力慢性累積加上睡眠障礙,就會讓身體越來越老化,所幸惡夢的情況可以透過科學手段預防或治療。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唐綺陽星座|天蠍少說少錯 射手防三角戀 巨蟹別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