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醫學新聞報導,大量飲酒會增加失智風險眾所周知,但許多觀察性研究曾暗示,少量飲酒並不會增加失智風險,甚至可能降低風險。
然而,最近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實證醫學》(BMJ 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最新基因分析發現,雖然失智症的風險會隨著酒精攝取量增加而上升,但即使是低酒精攝取量,也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這項研究結合了觀察性分析和基因分析。
觀察性分析:發現適度飲酒者,比滴酒不沾者擁有較低的失智風險。
基因分析:卻發現任何酒精攝取,都與失智風險增加有關。
未參與此研究的神經科醫師阿爾德博士(Dr. Steve Allder)表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具影響力的發現。它挑戰了數十年來暗示少量至適度飲酒可能對預防失智症有保護作用的觀察性研究」,「藉由納入對混雜因素,和反向因果關係較不敏感的基因分析,這項研究顯示了酒精攝取與失智症風險增加之間,可能存在因果關係,且適用於所有攝取量。這對公共衛生的宣傳和失智症預防策略具有直接影響。」
酒精如何損害大腦?美國國家酒精濫用與酗酒研究所指出,酒精會影響大腦中控制平衡、記憶、言語和判斷的區域。
阿爾德博士解釋了酒精損害大腦的機制:
神經毒性:酒精對神經元具有毒性,會損害神經元、促進腦萎縮、破壞神經傳導物質系統並加速血管損傷。
認知缺陷:長期飲用會損害硫胺素(維生素 B1)的代謝,導致認知缺陷。即使是較低的攝取量,也與大腦影像異常有關,例如灰質體積減少。
系統性發炎:酒精還會增加全身性發炎和氧化壓力,兩者都與神經退化有關。
基因分析為何比觀察性分析更可靠?
研究人員對來自英國和美國近 56 萬人的數據庫進行了觀察性分析,在平均 4 年的追蹤期內,有 14,540 人罹患失智症。
他們發現酒精使用與失智風險呈 U 型關聯:不飲酒者和大量飲酒者的失智風險,都高於每週飲酒量少於 7 份的人。
然而,基因分析卻呈現出不同的結果。
倫敦再生研究所的遺傳工程師 Ünlüişler 解釋了原因:「觀察性研究通常暗示少量飲酒可能保護大腦,顯示出一個 U 型模式,即適度飲酒者風險,似乎低於重度飲酒者和滴酒不沾者。但這可能產生誤導。」
她指出,少量飲酒的人通常生活更健康,他們可能運動更多、飲食更好、教育程度更高或社交連結更強,所有這些都有助於降低失智風險。同時,一些人可能是因為健康問題或輕微認知變化而戒酒,這使得「滴酒不沾者」看起來風險更高。
她強調:「基因研究提供了更清晰的圖像。透過使用與酒精使用相關的遺傳標記,研究人員可以在沒有生活方式或健康差異等偏差的情況下,評估一個人的終生酒精暴露情況。」
結論:失智風險隨酒精攝取量增加而穩定上升。
研究主要作者、牛津大學的托皮瓦拉博士(Dr. Anya Topiwala)解釋,他們使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來確定人們對酒精消費的遺傳風險,並以此作為酒精攝取量的「替代指標」。
結果發現在歐洲血統的人群中,對酒精消費有較高遺傳風險的人,其所有原因的失智症風險都會增加。
Ünlüişler 總結:「這些(基因)分析一致顯示,任何酒精,即使是少量,都會提高失智風險,低劑量沒有保護作用。雖然少量飲酒在一些研究中看起來無害,但對您的大腦而言,最安全的選擇是完全避免或將酒精攝取降到最低。」
托皮瓦拉博士建議:「不要抱持著『適度飲酒可能會降低失智風險』的幻想。如果你想將風險降到最低,那麼請減少你的酒精攝取量。」
阿爾德博士總結道:「這項研究代表了酒精與失智症辯論的轉捩點。它表明先前報導的少量飲酒益處,很可能只是研究設計上的假象,而非真正的神經保護作用。因此,公共衛生訊息應該隨之演變:減少酒精消費,就像減少吸菸或管理心血管風險因素一樣,可能是降低全球失智症發病率的有力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