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美國最高法院雖然不是共和黨開的,然而,9名大法官中有6名立場偏向共和黨的保守派,其中更有3名大法官是由川普本人所提名就任的。
川普在第一任期內,曾經成功提名戈蘇奇(Neil Gorsuch)、卡瓦諾(Brett M. Kavanaugh),以及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
美聯社報導,保守派大法官占多數的最高法院解除聯邦地區法院法官弗林朋(Maame E. Frimpong)禁制令。弗林朋先前認定「機動巡邏」是在洛杉磯及周邊地區進行無差別攔查,因此禁止移民探員僅以種族、語言、職業或地點為由對民眾攔查。
中央社報導,多數大法官並未說明理由,這在最高法院的緊急審理案件中屬於常態。但保守派大法官卡瓦諾(Brett Kavanaugh)認為,弗林朋過度限制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探員短暫攔查行動。
自由派大法官索托瑪約(Sonia Sotomayor)和另外兩位大法官持不同意見,指稱許多攔查行動不僅耗時且過程艱難。
索托瑪約寫道:「洛杉磯地區無數人僅因長相、口音以及以體力勞動為生就被抓住、摔倒在地、戴上手銬。法院今天又不必要地讓無數人遭受同樣的侮辱。」
卡瓦諾則表示,探員若在攔查過程中動用武力,仍有可能面臨法律挑戰。
這起訴訟將繼續在加州進行審理。維護移民權益團體指控川普政府在洛杉磯地區掃蕩非法移民的行動中有系統地鎖定棕色皮膚者。
聯邦律師則稱,移民官員鎖定對象是根據非法居留美國的事實,而非膚色、種族或族裔。即便如此,司法部認為上述禁制令不當限制ICE探員決定攔查對象時可採用的考量因素。
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今天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讚揚最高法院的裁定結果是「一大勝利」。她寫道:「如今ICE得以在不受法官過度干預的情況下,繼續在加州進行機動巡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