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新聞網報導,美國波士頓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BIDMC)的研究團隊在期刊《PLOS One》發表調查結果,顯示如廁時滑手機的人,痔瘡風險比沒有這習慣的人高出46%。

這項研究針對125名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成年人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66%的人承認會在馬桶上使用手機。

研究人員指出,帶手機進廁所的人,不分年齡、體重、性別或纖維攝取量,罹患痔瘡的可能性都明顯升高。

痔瘡是直腸或肛門周圍靜脈腫脹,會引起疼痛、搔癢與出血,常與如廁用力或久坐馬桶有關。

研究還顯示,37%有手機習慣的人會坐超過5分鐘,而不滑手機的人僅有7%會在廁所待這麼久。

主導研究的腸胃科醫師拉姆普拉薩德(Chethan Ramprasad)表示,風險關鍵在於「坐太久」,無論是讀新聞、玩遊戲還是傳訊息,都可能增加痔瘡機率。即便考慮了飲食纖維、運動和排便用力等因素,影響依舊存在。

研究團隊進一步解釋,馬桶姿勢會讓直腸和骨盆底缺乏支撐,比一般坐椅子更容易增加靜脈壓力。雖然腳凳或輔助器(如「馬桶小板凳」)能改善姿勢、減少用力,但仍無法解決久坐的根本問題。

醫生提醒民眾:「上廁所該做的事做完就好,趕快起身,不要把廁所變成滑手機的休息室。」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明星高中生嗆「不給手機就不碰書」 網路成癮症開學多1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