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昨天舉行93大閱兵,睽違10年再度打破國慶閱兵慣例,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丁與北韓領袖金正恩同慶,給足習近平面子。《BBC》報導,中共1949年建政以來共舉行過17次天安門閱兵,可分為4個不同階段。

1949至1959年中共面對內憂外患,曾在「10年閱兵」階段連續11次舉行閱兵,頻率之高是為了在應付國民黨勢力以及國際社會遭鼓勵之際,藉此激發士兵與民眾的愛國心。

首次閱兵並非由毛澤東主持,他僅在開國大典發表談話,由解放軍總司令代表檢閱陸海空1.6萬人部隊。當時百餘種武器都來自國民黨軍隊,飛機只有17架,為營造效果還需要「飛2次」,當中4架甚至因為還在值戰鬥任務,不得不掛著實彈上陣。

這10年確立中共閱兵儀式及環節慢慢定形,展示的武器也逐漸從「萬國製」改為「蘇聯製」。1960年中國步入3年大飢荒,中央訂下「勤儉建國」方針,國慶活動改為「5年一小慶,10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之後由於文化大革命爆發,往後24年間一次閱兵都沒有舉行。

直到1984年「鄧小平閱兵」階段,中共在領導人鄧小平建議下才恢復閱兵,他帶領中國改革開放,讓中美外交走向正常化,國內聲望達到高峰。建政35周年的閱兵陣容已不可同日而語,飛機多達117架,28種武器裝備中有19種新登場,甚至首次出現戰略核武、大型飛彈,包括可運載核彈頭的洲際飛彈、潛射飛彈和自走榴彈砲。這屆閱兵口號也從「中國共產黨萬歲」改為「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首長好!為人民服務!」

1989年64天安門事變爆發,原定閱兵典禮取消。10年後1999年建政50周年,江澤民舉行閱兵典禮被外媒形容是一場大秀,重點在向全球展示中國自主研發的現代軍事裝備,擺脫對外國依賴。2009年胡錦濤主持的閱兵更延續2008年北京奧運聲勢,成為全民慶典,「江湖時期」宣告中國進入武器全國造時代。

2012年習近平上任後,閱兵更加政治化,他2015年打破國慶閱兵慣例,9月3日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的名義舉行上台後首次閲兵,外界對此看法不同,不過一致認為他是想藉此展示自己的軍權,而「習近平時代」的閱兵次數也僅次於毛澤東。

通過司令台的軍車。美聯社
通過司令台的軍車。美聯社
習近平(中)與普丁(左2)和金正恩(右2)觀看閱兵。路透
習近平(中)與普丁(左2)和金正恩(右2)觀看閱兵。路透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發動機空中故障!日航班機緊急折返北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