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斯新聞網 報導,歐洲研究團隊在波蘭4間內視鏡中心進行 ACCEP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olonoscopy for Cancer Prevention) 臨床試驗。研究團隊比較AI導入前後3個月、共1443名病患的大腸鏡檢查,「發現醫師在長期使用AI後,若改為不使用AI,腫瘤檢出率(ADR)由28.4%驟降至22.4%,顯示醫師在沒有AI輔助時的表現反而惡化。」

研究指出,AI的使用經驗、病患性別與年齡,都是影響腫瘤檢出率的獨立因素,並得出結論:「持續接觸AI可能降低醫師,在未使用AI時的檢出能力,對臨床行為產生負面影響。」

美國德州急診醫師兼AI醫療專家卡斯特羅(Harvey Castro)形容這是「重要研究」,並指出即使1%的變化都會影響數千名大腸癌病患的存活率,而這次下降幅度達6%,影響不容小覷。他強調AI應該「明智整合」而非避免使用,因為AI仍是挽救生命的重要工具,但醫師的眼力與判斷依然不可取代。

卡斯特羅表示,未來的重點是訓練、監督與設計,讓AI成為醫師的助手而非依賴,「最理想的未來,是醫師加上機器,攜手提供最安全、最有效的醫療照護。」研究已刊登於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別讓小孩摸生雞蛋!女童高燒40℃數日 驗出沙門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