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上,殺傷敵方的1名戰士,比起殺死敵方戰士,敵方必須付出更多的照顧人手。「人員殺傷地雷」就是因應此種狀況而發展出來的地雷。可是相對來說,這種地雷鎖定人類作為殺傷目標,又無法避免非軍事人員因誤踩而受到傷害,多年來被收人權團體的抨擊。


中央社報導,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今天(Lloyd Austin)證實由於俄羅斯在戰場上改採步兵為主而非機械化部隊的戰術,美國決定向烏克蘭提供殺傷性地雷。


奧斯汀表示:「他們已經不再以機械化部隊為主力,而是改以徒步部隊接近,為機械化部隊鋪路。」引此,烏克蘭「需要有助拖慢俄羅斯行動的東西」。


美國總統拜登先前限制烏軍使用美製地雷,如今立場丕變。華府幾天前才替烏克蘭對俄羅斯境內目標使用美製長程飛彈開了綠燈。


俄羅斯和美國都因過去曾使用殺傷性地雷而飽受批評;兩國都不是聯合國禁止地雷公約(Mine Ban Treaty)簽署國。


烏克蘭是禁止地雷公約簽署國。國際禁止地雷運動(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Ban Landmines)今天發布報告指出,基輔當局正在調查烏軍據傳在2022年違反公約使用殺傷性地雷一事。


美國表示將供應烏克蘭所謂的「非持久性」地雷,這種地雷能在電池電量耗盡後自我摧毀或失效,理論上能限制對平民構成的風險。


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告訴記者:「(地雷)兩週內若未引爆,就會變為惰性。」


米勒指出,俄烏衝突結束時,無論有沒有新的武器授權,烏克蘭都須執行銷毀未爆彈的任務。


華府改變立場決定提供烏軍殺傷性地雷,隨即招致人權團體批評。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副主任魏爾漢(Mary Wareham)表示,使用地雷會牴觸禁止地雷公約,並質疑美方供應老舊庫存的安全性。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稱華府的決定是「令人深感失望的挫折」,還說「即使是非持久性地雷也會對平民構成威脅」。


奧斯汀發表前述言論的地點寮國,迄今仍在從美軍於越戰期間的狂轟猛炸中復原。


根據除雷組織光環信託(The HALO Trust)說法,半個世紀以來,已有超過2萬人因未爆彈而喪命或受傷。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普丁剉咧等!英國援助烏克蘭飛彈到位 專案撥款1.9億調查戰爭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