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Physics.org報導,《考古與人類科學》期刊發表的研究,凱夫·艾扎希是少數幾個擁有大量蝸牛殘骸的遺址之一。在2012年的挖掘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超過35000件蝸牛殘骸,並發現其中41件保留了冬蓋。薩菲博士指出,蝸牛在不利的氣候條件下會產生這種膜,以防止水分流失,這表明古代人類在選擇食材方面有著特定的考量。

薩菲博士表示,這一發現不僅是北非地區的獨特案例,也是人類使用有冬蓋的蝸牛進行消費的最古老證據。這些殼與土耳其的一些發現相比,提供了不同的文化背景,進一步證明了古代人類的飲食習慣。

為了深入了解為何帶有冬蓋的蝸牛在考古學上如此罕見,薩菲博士還對現今生活在奧雷德·賽義德(Aouled Said)的社群進行民族誌研究。當地居民主要收集Cantareus apertus蝸牛,這種蝸牛也會生成冬蓋。他的研究發現,突尼西亞家庭根據蝸牛的大小和口味選擇特定的蝸牛品種進行收集。

蝸牛的採集者會在每年的四月至七月期間採集。為此,採集者會使用鏟子挖掘土壤。採集後,蝸牛需要放入灰燼或木屑的容器中,否則蝸牛會自行脫落冬蓋。

任何脫落冬蓋的或本來就沒有冬蓋的蝸牛都會被丟棄,因為它們被認為是不乾淨的蝸牛。此外,收集蝸牛的時機至關重要;如果讓它們在休眠階段待得過久,牠們的肉會變得苦澀,且其質量會減少,使其在市場上或食用時的吸引力降低。

平均而言,收集者一天能收集約1公斤的蝸牛,留下一些蝸牛幼體以確保物種的生存和未來的豐富。由於收集這些蝸牛需要大量體力勞動,通常這一任務會由男性或15歲以上的年輕人承擔。這一收集技術的技能和知識是世代相傳的。

薩菲博士的研究結果顯示,古代突尼西亞人可能與現代人一樣,專注於收集特定的蝸牛種類,並將這一技藝世代相傳。他強調,這一發現不僅揭示了古代食材的選擇,也強調了蝸牛在當地飲食文化中的重要性。

這項研究的成果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對突尼西亞古代飲食文化的全新視角,還強調了蝸牛收集技藝的傳承,顯示出古代與當代之間的連續性。未來的研究將進一步探討古代社會如何利用這些資源,以及這些飲食習慣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突尼西亞位於北非。自製地圖
突尼西亞位於北非。自製地圖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又又又延期了!受困國際太空站2太空人  NASA:返航任務延至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