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熱愛香港美食,隨著大量的食客慕名而至,香港也生產和使用巨量的塑膠和保麗龍原料「聚苯乙烯」。但自4月22日開始,新法律禁止銷售和提供聚苯乙烯製品,和一次性塑膠餐具,包括叉子、湯匙、吸管和盤子等。不過,仍允許提供塑膠食品容器和杯子給外帶者。

香港環保署向美聯社表示,香港旨在從源頭做起,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以減少污染。

新的法律提供餐廳業者六個月的緩衝期。預計明年實施的第二階段將禁止使用所有一次性塑膠製品,包括內用和外帶的塑膠容器。許多餐廳已經開始實施這項新措施。

香港知名自助餐「權發廚房」業主Kitty Chan表示,新規定代表他們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把塑膠湯匙換成紙湯匙,對我們來說成本就增加了一倍。」站在顧客的立場,被要求自備容器和餐具也是很麻煩。權發廚房的顧客Darren Seng表示:「上班的時候,我只有一個小時的午餐時間,我覺得自己帶餐具很不太方便。」但也有人樂見這樣的改變,香港居民Thomson Choi表示:「我認為這個新法律對環境更好,」。

綠色和平活動人士Leanne Tam希望新法律能夠阻止一次性文化並推廣可重複使用的產品,而不是「更環保」的一次性用品。據政府稱,香港有三個垃圾掩埋場來處理廢物,但預計這些掩埋場將在2026年左右填滿。香港計劃從8月1日起實施城市生活垃圾收費,向丟垃圾的人收取費用,但具體落實尚未確定。

台灣環境部2018年宣示減用四項一次性塑膠用品,塑膠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及免洗餐具,逐步走向2030年全面禁用。近期表示不再特別對外主張2030年禁塑令,禁止使用塑膠不再是唯一方向,結合綠色設計、資源循環,引導市場減塑,目標2030年減少13.8萬噸新料。

 

【推薦新聞】:全球百日咳案例上升 我該打疫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