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網信辦9月28日發布的「規範和促進數據跨境流動規定(徵求意見稿)」稱,國際貿易、學術合作、跨國生產製造和市場營銷等活動中產生的數據出境,不包含個人訊息或者重要數據的,不需要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訂立個人訊息出境標準合約、通過個人訊息保護認證。

「德國之聲」中文網5日引述德國商報的署名評論表示,新的徵求意見稿明顯放寬了數據跨境流動的規定,讓外界燃起中國經濟政策重返實用主義道路的希望,因為目前的法律草案規定,來自中國的「重要」數據只能在經過安全審查後才能轉移到國外,但不清楚哪些數據被歸類為「重要」。

上海的Apple專賣店。路透社
上海的Apple專賣店。路透社

文章說,原法律草案的規定不僅讓企業、甚至讓有關當局感到不確定,許多評估申請也未獲處理,「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人習近平的領導下,政治氣氛變得如此緊張,沒有一個想升遷的同志願意再犯錯誤。結果是:癱瘓和停滯。」

評論並說,促使中國政府有意放寬規定的另個原因是「在中國的公司現在很少能夠實現之前讓他們可以無視風險的兩位數增長。增長放緩、地緣政治的緊張以及中國對國家安全的關注讓企業總部越來越以批判的眼光審視中國」。

通用汽車執行長巴拉(Mary Barra)今年5月訪問上海。資料照片
通用汽車執行長巴拉(Mary Barra)今年5月訪問上海。資料照片

評論認為,放寬數據傳輸法的提議是中國政府至今對外國公司最明顯的讓步,其中規定,未明確列為重要的數據可如同以往繼續傳輸到國外,而「這一倡議顯然來自負責經濟發展的總理李強」。

評論指出,中國政府最近已提出2項對外國公司的利多措施,一是財政部8月底宣布,對於在華工作外國人士的稅收優惠政策延至2027年底;二是在上海等城市工作的外籍人士可以更容易地把在中國賺取的薪資匯回本國。

特斯拉上海工廠。資料照片
特斯拉上海工廠。資料照片

不過,評論也指出,美國和歐洲企業雖將這些最新公告視為積極訊號,但仍然心存懷疑,「過去幾年任意妄為的新冠政策動搖了商界對中國政治的信心」;「投資者和公司必須要估計到,數據法將在未來幾年進一步收緊。鬆口氣很可能只是暫時的」。(中央社)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135元就能吃到飽!中國「窮鬼套餐」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