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海蟾蜍在1930年代進入澳洲,為了對抗獵食者,海蟾蜍背部皮膚有毒腺,在遭受威脅時釋放,觸碰到毒素的動物會因為心臟病發而亡。因為這樣無敵技能,海蟾蜍數量急速膨脹,變成澳洲人最討厭的「害蟲」。

近年有民眾發現,澳洲東岸的美洲白䴉會吃海蟾蜍,牠們會將蟾蜍翻來覆去,將它們拋向空中,讓獵物感到緊張不斷釋放毒液。在此之後,牠們會在濕草上擦拭蟾蜍,或到附近的水源處,將蟾蜍沖洗乾淨。

動物專家表示,美洲白䴉發展出這種翻壓、沖洗方式,讓海蟾蜍釋放完毒素,再一口吞下,十分有趣。

動物專家也觀察到,過去老鷹與烏鴉都各自發展出食用海蟾蜍的方式,牠們會將海蟾蜍翻過來,因為其背部含有有毒腺體,撕開蟾蜍的腹部只吃內臟,聰明地避開毒腺。

每隻雌性海蟾蜍每年可以生出7萬隻後代,希望隨著越來越多掠食者懂得怎麼食用海蟾蜍,能夠有效控制澳洲海蟾蜍數量。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壹蘋 LINE 好友

往下閱讀下一則新聞 往下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