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從納粹德國在二次大戰中以長程飛彈和戰機轟炸倫敦以來,幾乎每場重要戰爭都有類似攻擊手法,希望恐嚇對方民眾,迫使對方求和。這種手法的結果往往是城市被摧毀,上萬平民喪生,數百萬人無家可歸。

歷史學家現在普遍認為,這麼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讓被轟炸國家造成巨大消耗,但主要原因在於破壞工業產出,而非造成恐怖。在各國迅速吸取教訓,將軍事生產從城市中心移出之後,這類轟炸就很少奏效。

事實上,這類轟炸往往會適得其反,令被攻擊國家的政界和民眾更堅定戰鬥的決心,甚至還可能刺激被攻擊國家制定更高的戰爭目標。這是因為這類轟炸告訴被攻擊國家的領導人,除非以徹底勝利消除威脅,否則永無安寧之一日,他們因而會傾向升級應對方式,而非退縮。在此同時,民眾看到外敵投下炸彈毀壞自己的家園,將產生聚旗效應,甚至抵消日常生活所帶來的疲憊。

美國在朝鮮戰爭中轟炸平壤,事後發現這反而強化朝鮮的決心。他們在越戰中轟炸北越首都河內,結果也悔不當初,五角大廈報告直言,「回過頭來看,是一次嚴重誤判」。基地組織攻擊美國紐約,希望迫使美國從中東撤軍,但美國人非但沒有反對國家在海外部署,反而團結起來,支持美軍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

《紐時》分析,與普丁狂轟烏克蘭更接近的情況,可以說是2000年代以色列軍隊和巴勒斯坦組織之間的衝突「第二次起義」。當時以色列城市頻傳恐怖爆炸攻擊,目的是施壓以色列人結束對巴勒斯坦領土的佔領。但在衝突期間進行的研究發現,每次爆炸反而使依靠軍事升級衝突的右翼政黨選票增加1.35個百分點。心理學研究也發現,以色列猶太人因為這些攻擊而更為團結,也更願意支持對巴勒斯坦人採取嚴厲政策,更傾向於完全勝利,而非和解或妥協。

當戰爭僅限於前線時,普通民眾對戰爭的體驗與士兵和領導人可能截然不同。當住宅區遭到攻擊時,士兵和平民之間的區別也被抹去。就像倫敦大轟炸的例子,民眾群起支援戰爭,而非要求領導人退縮。這種全社會團結意識也可以讓人們更願意為勝利而進行長期且代價高昂的戰鬥,也讓他們相信沒有比這更可靠的安全之路。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主帥無能害死三軍!作戰不力前線挫敗 烏東部隊司令遭澤連斯基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