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河發文以「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必須打通任督二脈」為題,台灣在資產管理的路上,先天不具優勢,新加坡及香港的稅率都在20%上下,台灣完全沒有競爭力。另一個是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經常被經濟學人形容是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台灣自己人的錢都Parking在外面。

謝金河說明,亞洲大型銀行的財富管理,其實有很高的比率是在理台灣人的財,像是星展銀行,滙豐銀行,渣打銀行,這些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都十分興隆。台灣在稅負上沒有競爭力,再加上兩岸的風險,在台灣想推動資產管理有一定的難度,但彭金隆主委仍卯足全力,他的勇氣值得肯定。

不過,這是先天存在的困難,但形勢有一些變化。謝金河點出,過去台灣的錢都匯到境外,但從2020年起,配合台商回台投資三大方案,台灣銀行業的存款每年都至少增加3兆以上,到今年底,台灣銀行業的存款增加將近20兆台幣,這顯示台商回流,銀行存款增加。

另一方面,台股到28500以上,市值高達91.7兆元,國民財富增加,特別是台灣被動型基金ETF部位急增,台灣的銀行業只要努力理台灣人的錢,業務就可以得到很大的開展。

台積電目前市值來到1.5兆美元、鴻海到1110億美元、台達電到828億美元,都有征戰全球的實力。

謝金河表示,台灣最大的金控公司富邦金只有410億美元,國泰金300億美元,中信金280億美元,兆豐200億美元,今年台灣的金融業股價都沒有漲,但中國,香港,新加坡的銀行股都大漲。𣿬控市值1.89兆港元,如果併下恆生銀行,市值會到2.2兆港元,渣打銀行也有3731億港元,最近星展銀行股價大漲,市值跑到1560億星幣。

謝金河認為,台灣科技產業快速邁向國際,金融業卻伸展不開,眼前彭主委要努力把壽險業者的鎻鏈拿掉,台灣壽險業去年避險支出3851億元,壽險避險資金比獲利還高,這些年壽險比重高的金控公司,股價使不上力,競爭力也被自己卡死,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11月首週失守2萬8!法人:盤勢面臨獲利了結 長線可趁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