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半導體研發副總經理洪志斌代表營運長吳田玉出席發表,他指出,摩爾定律推動半導體發展已逾半世紀,如今線寬微縮的物理極限逐漸逼近,未來效能提升將仰賴多晶片整合與先進封裝技術的突破。洪志斌強調,異質整合已成為半導體進化的核心方向,也是驅動AI與高速運算系統持續躍進的關鍵力量。
洪志斌指出,先進封裝能讓運算晶片與記憶體在單一封裝內整合,兼顧效能與能耗最佳化,緩解晶圓微縮帶來的製程壓力。他提到,日月光以自家FOCoS技術配合台積電CoWoS封裝方案,推進高頻寬記憶體與高速模組整合,展現台灣供應鏈的協同效應。隨著AI與高效能運算需求持續成長,他預期全球半導體產值將於五年內突破一兆美元,比原先預估提前十年達成,顯示產業成長動能強勁,即便地緣政治風險升高,技術創新仍是最穩定的推力。
洪志斌表示,AI應用正全面導入製造現場,從數位孿生、數位轉型到機器學習,都能協助製程與設計優化。AI不僅是輔助工具,更是反思效率的鏡子,將加速3D IC、矽光子與CPO(共同封裝光學)等新興技術落地。洪志斌呼籲產業應以整體設計思維,從晶片、封裝到系統進行全環節串聯,並透過SEMICON、IMPACT與TPCA等平台推動跨領域合作,強化台灣半導體叢聚優勢。
針對先進封裝後的能耗議題,洪志斌特別提及電壓調節模組(VRM)與電源系統封裝(Power SiP)的發展。他說明,Power SiP內部採多層載板與主被動元件堆疊,須兼顧大電流供應與熱管理,對材料、製程與自動化皆提出更高要求。他預期,未來三到五年載板與PCB需求將持續高漲,甚至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現象。
洪志斌強調,產業正以先進封裝支撐AI發展,形成「AI驅動AI」的良性循環,用智慧讓製程更高效、封裝更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