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景氣回暖 2026年疫情後迎最整齊擴張
國泰投信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處副總經理王誠宏指出,4月川普宣布關稅調整雖帶來震盪,但景氣核心走勢未受影響,全球主要經濟體已逐步走出低谷。國泰投信的四大經濟體景氣指標顯示,今年9月正向比重高達0.9,為2007年來次高,顯示至少一年以上的多頭擴張將延續。他直言,2026年將是全球景氣自谷底邁向強勁復甦的重要年度。
他分析,美國長期受高利率壓抑,零售銷售與PMI表現疲弱,但隨著聯準會重啟降息,10年期公債殖利率鬆動,明年起美國經濟可望進入「成長強勁、通膨溫和、利率適中」的新階段。利率曲線也將由倒掛轉為正斜率,意味美國成功「軟著陸」,開啟新一輪成長週期。
中國方面,房市出清已見曙光,一線城市最快年底轉正,二、三線城市亦逐步復甦,預計明年上半年結束長期低迷。歐洲經濟已連兩月擴張,日本也正式走出通縮陰霾,四大經濟體合計占全球六成,2026年有望迎來後疫情以來最整齊的同步擴張。

川普關稅衝擊有限 台灣企業具相對優勢
針對川普再度啟動的關稅政策,王誠宏認為,15%至20%的關稅負擔不足以摧毀供應鏈,本質上屬於「所得分配再調整」,將盈餘部分轉移至美國。以15%關稅計算,至2035年可為美國補足約5兆美元財政缺口,屬於結構性調整,對全球影響有限。
他指出,台灣對美貿易依存度高,且先進製程優勢明顯,談判籌碼具利基。國泰投信估計,台灣上市櫃公司中已有44%獲利來源涉及赴美投資,未來可望獲得關稅豁免,衝擊可控。整體而言,美中歐日同步擴張,加上貨幣與財政政策雙寬鬆,2026年的經濟基本面將強力支撐股市上行。

AI非泡沫!台股良性輪動 投資級債與機器人受青睞
國泰投信量化投資部協理游日傑則指出,本波股市上漲主要來自評價修復,後續仍需企業獲利支撐。台股結構性優勢來自AI已上升至國際戰略層次,凸顯台灣在先進製程與供應鏈的關鍵地位。他預估,2026年台股企業盈餘仍有雙位數成長,AI題材將持續驅動市場。
游日傑補充,目前台股本益比約18倍,美股S&P 500約22倍,均在高檔,但聯準會降息循環將帶動消費電子、零組件及部分傳產回溫,有助形成「各產業良性輪動」格局。
利率面上,市場共識是未來一年約有4碼降息空間,對股市與債市皆有利。游日傑建議,投資人可關注投資級公司債,因其信用利差穩定、殖利率處於十年高點,可同時享有收益與資本利得。
至於題材布局,他強調AI並非短期泡沫,而是類似網路時代的必然趨勢。特別是「機器人」應用,將成為AI落地的重要場景,目前基期低,未來10年有望爆發性成長,值得關注。
針對第四季與明年布局,游日傑建議投資人可採核心與衛星雙軸配置,核心包括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國泰投資級公司債(00725B),衛星配置則可透過國泰AI機器人ETF(00737)掌握成長題材,整體配置建議核心占比七成、衛星三成。游日傑還補充,若考量到數位資產、債券更多元布局,國泰全球數位支付服務(00909)、國泰美國短期公債(00865B)也是不錯選擇,透過資產配置,讓投資組合兼顧效率與主題,迎接下一階段成長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