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運光電自成立以來專注射頻與光傳輸設備研發,1999年即在美國設立子公司 ACI Communications,以自有品牌行銷全球,並成功進入美國大型運營商供應鏈,成為北美寬頻網路建置主要供應商之一。隨美國排除「紅色供應鏈」政策,公司憑藉嚴謹品質持續鞏固市場地位。此次參展,則將多年通訊技術與AIoT專業導入國防,展現跨領域整合實力。

由美商 Valtec 開發的 LARUS海事無人機。呂承哲攝
由美商 Valtec 開發的 LARUS海事無人機。呂承哲攝

達運光電本次展示五大解決方案:

首先是「低軌衛星通訊系統」,可快速連接 OneWeb 衛星,支援 Wi-Fi 與 Gigabit Ethernet,搭載 ACM on TDMA 技術節省頻寬三成,低延遲特性媲美地面網路,適合偏遠或前線部署。

其次是「無人機遠距通訊系統」,包含兩款平台:由美商 Valtec 開發的 LARUS,航程80公里、續航2小時,適合海上巡防與搜救;另一款 ASTER SWARM,時速140公里、酬載3公斤,具軍規抗風性,並能透過 AI 自動識別目標。

達運光電業務處長戴家欣指出,傳統漁船常需租直升機尋找魚群,成本高昂且受天候影響。若改採無人機,不僅降低費用,也能減少操作風險,尤其適用於惡劣海象。公司正以「直升機型設計」打造海事無人機方案,核心結合前端光學鏡頭與後端 AI 辨識,先行聚焦海事用途,再拓展至氣象觀測等情境。他直言「需求很大」,未來也將推向國際市場。

達運光電「海岸哨兵」系統。呂承哲攝
達運光電「海岸哨兵」系統。呂承哲攝

在防禦領域,達運推出「無人機反制系統」,DDD 被動雷達可偵測最遠25公里的無人機訊號,並在5公里內抑制操作系統,同時對付最多100架無人機,適合要地巡防,可快速安裝於車輛或船艦。

另外,「熱影像與夜視系統」包括夜視雙筒鏡、單筒鏡與熱影像瞄具,兼具輕量耐用、快速啟動與多模式影像,提升單兵夜間偵察與射擊精準度。

最後是「機動戰情中心」,採充氣帳篷設計,6至8人即可快速搭建,配備低軌衛星接收站、風光互補電力與智慧環控,兼具醫療救援與戰情指揮功能。

戴家欣透露,低軌衛星通訊被視為災害或戰時最可靠的備援方式,只需電力即可啟用。現場亦展示「海岸哨兵」系統,目前全台已建置33處監測點,分布於東部與南部,未來規劃再增158處,每處造價約1,000萬至1,168萬元,主要用於24小時監控偷渡或非法入侵。

達運光電「機動戰情中心」。呂承哲攝
達運光電「機動戰情中心」。呂承哲攝

戴家欣提到,這些國防需求源於真實案例,像是中國人士曾駕橡皮艇自淡水入境,成為國會質詢焦點,政府也因此加碼預算強化邊境防務。

達運光電表示,面對高速網路與國防需求升溫,公司將深化國防科技研發,結合在地製造與國際合作,持續推出跨領域解決方案。未來除鞏固寬頻應用外,將積極投入國防航太產業,期望在全球防務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為國家安全與區域穩定提供支援。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斥資1400萬元打造!「愛爾麗5號」軍規救生船5大特點曝光 巡航速度最高可達5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