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帶您快速了解新聞核心內容:本文探討台灣在機器人發展中的角色,強調透過AI與半導體優勢,台灣可在全球機器人產業中佔得一席之地。並且指出將技術應用於人工智慧升級、虛擬分身與模組化產品,是面對未來機會的有效策略。

重點整理如下:
  • 石黑浩在大阪萬博展示了以「擴展生命」為主題的仿生機器人,展示了未來機器人進入日常生活的可能性和對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影響。
  • 台灣在PC、車用電子及AI晶片方面具優勢,應與日本合作推進機器人產業,開發包括感測器和關鍵元件的台日聯合供應鏈。
  • 胡竹生指出伴隨AI崛起,對抗少子化、高齡化與勞力不足等問題是全球機器人發展的催化劑,台灣應探索如何在半導體外強化機器人相關零組件的生產。
  • 介於虛擬與實體服務的Avatar成為機器人商業化的前沿,應投入於多模態模型及代理的軟體生態系統,滿足人形與服務需求。
  • 台灣應從升級現有產品、開發Avatar服務以及利用製造優勢切入機器人市場,抓住物流、商場導覽等應用場景以提升國際競爭力。
圖左至右分別為:石黑浩教授、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呂承哲攝
圖左至右分別為:石黑浩教授、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呂承哲攝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