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A理事長李慶華指出,全球最低稅負制與美國頻繁的關稅措施正推動國際稅務環境巨變。企業在考量人才、基礎建設及法規透明度等因素之外,必須更加謹慎調整投資結構,以降低在反避稅趨勢下的風險。他同時提醒,國內稅務機關已引入人工智慧進行風險分析與精準選案,企業若不強化合規管理,將難以應對日益嚴格的查核。

財政部賦稅署署長宋秀玲則指出,GMT已成為國際間最熱門的議題,目前多數國家均以15%最低稅率為共識,並導入所得涵蓋原則(IIR)、徵稅不足支出原則(UTPR)及當地補充稅制(DMTT),避免稅收外流。她透露,財政部已提出修正《營利事業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草案,將符合GMT的跨國企業境內成員適用稅率調升至15%,目前正由行政院審議。宋署長提醒企業避免在低稅率國家設立據點,並建議善用台灣與35國簽訂的租稅協定,降低潛在風險。

KPMG稅務投資部營運長陳彩凰表示,2025年是GMT正式落地的關鍵年度,截至9月已有59個租稅管轄區完成立法,亞太地區如越南、澳洲也將陸續面臨申報要求。同時,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持續推動的關稅措施,使跨國企業稅務治理更加複雜。她強調,如何運用人工智慧與數位化工具提升稅務治理透明度與效率,將成為企業維持競爭力的核心。

KPMG稅務投資部副營運長丁傳倫則指出,美國海關在2025年的執法力度顯著升高,《虛假申報法》嚴查錯誤分類、低估價值與原產地不實等行為。企業若欲透過首次銷售原則、調整移轉訂價或變更原產地以降低關稅,務必確保交易具備經濟實質與文件支持,以避免補稅與罰款風險。

KPMG稅務投資部會計師林倚聰則提醒,企業正同時面對地緣政治、BEPS規範、美國關稅與ESG責任稅務等多重挑戰,應加速數位化治理。他提出五大優化策略,包括技術現代化、雲端支援、可信任AI、需求導向設計與人才培育,呼籲政府與企業攜手迎向數位治理新時代。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降息預期升溫!國泰旗下2檔債券ETF公布配息 今最後買進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