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明在本次自動化工業大展主題為3大AI製造方案,加上全球合作生態系的展示,包括:Physical Al Lab,透過延伸既有協作機器人架構,將感測與控制技術整合至「大腦」,預計2026年與策略夥伴展開試運行;Intelligent Solution,涵蓋備胎檢測、Auto AI Training與影像管理平台,協助客戶快速導入AI檢測;Instant Cobot Ready,針對CNC上下料與棧板化流程,提供即裝即用的解決方案,簡化過往需經多層系統整合的繁瑣流程。
陳尚昊指出,公司2015年成立,員工數已達450人,並積極拓展國際據點,除美國外,墨西哥也被視為下一個戰略市場,以因應台商供應鏈移動需求。2018年起,達明與西門子、Continental等歐洲大廠建立合作,奠定國際供應鏈地位。法人分析,隨著全球AI與自動化市場持續擴張,達明憑藉核心技術、跨界合作與市場策略,有望進一步提升市佔率並推升營收成長。
達明指出,TM Xplore I 設計理念強調「實際應用與安全性」。在以工廠為主的應用場景中,平坦地面更適合採用輪式設計,不僅能快速投入產線任務,更具備穩定性,避免雙足設計可能產生的重心不穩與人員風險,確保人機協作的最高安全標準。相較於市面上偏向展示或服務用途的人形機器人,達明更專注於工業落地,延續協作型手臂的安全性與視覺專長,結合AI功能,提供能真正解決產線需求的人形機器人方案。
此次展會一大亮點是達明攜手NVIDIA與工研院,共同打造AI COBOT Chef鬆餅機器人。只需用手機掃描廚具,即可在一小時內完成3D模型重建並生成物理參數,AI透過模仿學習即可掌握烹飪技巧,能精準翻轉鬆餅與掌握火候,展現AI跨產業應用的可能性。工研院副總暨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丁邦安指出,視覺語言模型、生成式AI與3D建模正加速智慧機器人發展,本次合作顯示AI已從工業邁向智慧服務的新可能。

在TM Xplore I展示中,達明結合NVIDIA Jetson Orin平台與自研AI視覺技術,並搭配SCHUNK雄克精密夾爪與檢測鏡頭,展現高混量、小量生產環境下的靈活應用。模組化設計讓機器人能快速更換末端工具,適用於半導體、電子、汽車等高精度產線,進一步突顯協作機器人的實用價值。陳尚昊也補充,達明從視覺模組、相機、軟體、運動控制到AI演算法皆為自主開發,並支援GPU運算,是市場少數能做到AI原生整合的廠商。
陳尚昊指出,協作機器人市場近年雖受疫情與國際局勢影響,但目前已逐步回歸正軌,仍具20%至30%年成長潛力。他提到,市場龍頭Universal Robot市佔率逾三成,韓國Doosan及港股上市的越疆(Dooba)也積極投入,顯示產業受到資本市場與製造業青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