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認為,這項新制目的在於提升配息資訊透明度,回歸資本市場的理性與本質,對於長期投資人而言,反而是一大助益。理財專家表示,過去不少投資人將高股息ETF視為「每季固定現金流」的理財工具,甚至以配息率作為投資的唯一指標。

然而,新制落地後,當ETF不能再用帳面未實現利得發放配息,高配息策略的「虛胖」現象將逐步淡化,未來投資人將不得不重新檢視配息是否反映企業基本面?總報酬是否仍具吸引力?對此,理財專家認為,投資的核心並非只是「每次配了多少錢」,而是資本利得與現金股息所構成的總報酬率,這才是真正衡量ETF價值的關鍵。

法人表示,手中已有高股息ETF部位的投資人,不必因為配息變少就急於出脫。事實上,配息金額的調整,更有助於基金的資產運用穩健化。長期而言,高股息策略若能緊扣基本面與選股紀律,仍具防禦性與穩定現金流的優勢。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金管會公布ETF配息指引後,投資人可趁此機會,重新檢視各檔ETF背後的選股邏輯與策略差異。例如是偏向價值型的傳統高股息?還是結合成長性與收益的策略?是否納入景氣循環考量或配息機制調整彈性?這些都比單一的配息率來得更重要,也可讓投資人從長線的資本配置與收益品質來評估ETF的投資價值。

綜觀台股高股息ETF,截至目前為止,共有16檔今年績效翻正。含息總報酬率前三名分別為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群益科技高息成長(00946),以及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若以近一季來看,則以00934的15.77%報酬率最佳,凸顯對等關稅發生以來,高股息ETF中最佳的修復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鴻海、東元將於15:30同步召開重訊!市場盛傳2大合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