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欣霈表示,晶圓代工龍頭釋出樂觀展望,預期2025年在AI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帶動下,以美元計價營收將成長30%。雖仍須關注關稅政策對終端消費市場的影響,但AI模型應用滲透率快速提升,將驅動先進晶片需求穩定成長。隨7月進入財報高峰,營運與匯率影響將成為盤面主軸,建議投資人採「選股不選市」策略,聚焦雲端AI、2奈米晶圓供應鏈、記憶體、邊緣運算、光通訊、低軌衛星、機器人與摺疊手機等具產業趨勢題材個股。
在美股持續創高的帶動下,投資情緒回溫、資金快速回流亞洲市場。PGIM保德信表示,上週外資大舉加碼東北亞股市,台股獲得逾22億美元回補買盤,不僅居亞洲買超之冠,更成功扭轉今年來外資資金動能由負轉正,累計買超金額達2.73億美元。南韓亦吸引逾5億美元資金流入,表現次之;相對之下,印度股市則遭外資賣超5.67億美元,顯得疲弱。
從漲幅來看,亞股同步展現上漲力道,PGIM保德信指出,上週以泰國股市漲幅最強,在內外資齊力推升下大漲7.62%,印尼股市漲幅3.75%居次,台股則以2.78%的週漲幅緊追在後,不僅收復年初跌幅,更成功翻紅至年初以來累積上漲1.51%。越南與中國A股亦同步走揚,顯示整體亞洲市場資金氛圍回溫明顯。
保德信全球藍籌ETF(009810)經理人黃相慈表示,美國6月零售銷售數據優於預期,月增0.6%、年增3.9%,展現強勁消費動能,推動那斯達克指數再創歷史新高,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升至61.8,創下近五個月來高點。然而,6月CPI年增率升至2.7%、核心CPI升至2.9%,讓市場對聯準會短期內降息的預期轉趨保守。根據芝加哥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期9月與12月各降息1碼、年底利率上限維持在4%,與聯準會態度一致,但市場對2026年降息預期達3碼,則遠高於聯準會預估的1碼。
歐洲方面,歐元區6月通膨年增率自1.9%微升至2%,核心通膨率為2.3%,皆符合預期。市場預測歐洲央行將維持再融資利率2.15%不變,年底前仍可能釋出一次降息空間。
中國市場方面,PGIM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陳舜津指出,中國第二季GDP年增率達5.3%,優於預期5.1%,顯示大型基礎建設與出口擴張持續發揮動能。儘管歐盟加徵中國電動車關稅,但市佔率仍提升,顯示出口多元化策略成效逐步顯現。上半年中國貨貿總值更創下同期歷史新高,為全年5%成長目標奠定基礎。
陳舜津指出,中國工業生產年增率達6%,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年增高達9.7%,顯示製造升級實質落地,並加速朝全球高端供應鏈邁進,搭配內需升級與新興市場需求擴大,有望支撐中國經濟穩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