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股票型ETF整體資金淨流入166.19億美元,美國與歐洲市場分別吸金77.99億與11.36億美元。相較之下,中國、亞洲與日本市場則遭淨流出,分別為24.29億、13.24億與2.04億美元。
產業類ETF方面,科技、工業、公用事業類別持續獲資金青睞,保健、非核心消費與金融則為主要流出標的。
亞洲股市方面,雖然日韓等國接獲美方高關稅通知,但外資對亞股操作仍偏多。台股上週獲10.43億美元淨買超,成為亞股吸金王,印度、南韓、越南、泰國也見外資淨流入。反觀馬來西亞、印尼與菲律賓則遭到外資調節,顯示資金仍願意押注成長動能明確且具競爭力的市場,台灣受益AI與半導體題材持續吸金。
債券市場方面,聯準會紀錄顯示部分官員認為關稅引發的通膨壓力或許只是暫時現象,仍支持下半年降息機會。過去一週,固定收益型ETF吸金107.22億美元,其中美國債市獲流入63.53億美元,亞洲與歐洲則分別為10.14億與7.52億美元。就債信等級來看,投資等級債券吸引56.16億美元、非投資等級債券則流入12.97億美元,顯示市場風險偏好尚穩。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川普提出的高關稅仍屬談判籌碼,市場傾向視其為施壓手段,認為最終仍有轉圜機會,因此未出現系統性賣壓。法人預期,若關稅議題在第三季落地、化解,後續市場焦點將回到美國選舉政策題材,包括潛在的減稅、鬆綁監管等有望利多風險性資產。近期美國CPI與PPI數據將揭示通膨走勢,聯準會政策前景亦備受關注,財報季也將登場,金融股率先揭開序幕。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以全方位資產配置應對波動市況,核心配置包括平衡型基金、複合債與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股市則看好具長期成長潛力的科技與創新類股,另建議納入5~10%黃金產業型基金以提升組合防禦性,非美元資產方面則看好日本與印度股票型基金,輔以日圓、歐元、澳幣避險配置。
延伸閱讀:關稅戰停9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