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法人上週合計在集中市場買超806.66億元,其中外資大買821.11億元,自營商也轉為買超150.12億元,惟投信逢高賣超164.57億元,展現保守態度;融資增加6.13億元,餘額來到2,258.41億元,融券則同步增加。櫃買指數表現相對疲弱,全週下跌1.27%,收231.61點,法人方面則是同步賣超、融資增加格局,顯示中小型股籌碼結構轉趨凌亂。

永豐投顧分析,6月中以來台股持續上攻,技術指標維持強勢,不過進入7月後,美股財報壓力逐步浮現,大型資金轉趨觀望,成交量能無法有效放大。加上國際政經不確定性升溫,川普關稅議題邁入收官階段,其中越南因態度柔軟率先與美國達成協議,換得20%較低稅率與40%轉口稅優勢,美方也將此作為與歐盟、日本協商的槓桿籌碼,後續關稅談判可能引發市場波動。

產業與類股表現方面,上週以傳產及零組件族群表現最亮眼。塑膠與紡織類股分別上漲2.3%、2.9%,其中台化迅速填息,南亞、台塑漲幅達3%左右。受惠於越南出口條件改善,儒鴻大漲11%、聚陽漲4.1%。電子零組件族群漲3.1%,電源、PCB與散熱模組領軍,台達電漲7.8%、台光電上漲6.6%。反觀金融股因新台幣升破29元關卡,市場擔憂匯兌損失,導致國泰金、新光金等大型金控下挫,拖累金融指數下跌2.3%。

展望本週,永豐投顧指出,「關稅大戲」仍存變數,儘管越南已達成協議,但其他國家恐遭美國施壓,使股市增添不確定性。加上本週起台股重要法說登場,下週美股財報季開啟,投信提前賣出或反映風險意識升高,操作上應保留風險空間。

延伸閱讀:關稅戰停90天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美財長點名台灣對等關稅可能32% 經長郭智輝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