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S亞太區投資長吳雙榮表示,美國2025年仍有陷入溫和衰退的風險,聯準會在控制通膨與避免經濟衰退間拉鋸,若失業率攀升、通膨受控,預期自9月起可能降息最多四次,基準利率從目前的4.25%~4.50%降至3.25%~3.50%。反觀歐洲,經濟最壞情況已過,能源價格回落與歐元升值有助抑制通膨,預期歐洲央行將再降息一次,基準利率將降至1.75%。
吳雙榮指出,歐洲經濟正逐步追趕美國過去的強勢表現,且在德國推動財政改革帶動下,預計將對歐元區GDP貢獻0.4至0.5個百分點。相較之下,美國正面臨政治風險升高,市場情緒轉為謹慎,歐洲則因經濟數據持續優於預期,展現「上行驚奇」效應,成為2025年下半年較看好的股票市場。
吳雙榮強調,全球投資不應再單押美國科技股,應採多元資產與區域配置策略,以分散風險,因應多變的經濟局勢。

DWS全球流動性實質資產專家主管沈鎧圻則指出,隨著生成式AI加速落地,基礎建設的角色從防禦性資產轉向成長驅動力。ChatGPT等AI工具改變人類數位生活型態,推動電力、資料中心與能源轉型需求快速上升,進而帶動電網與能源基建投資大爆發。
沈鎧圻說明,DWS觀察到未來四大基礎建設投資趨勢:一是交通電氣化與智慧化推升行動網路需求;二是AI優化再生能源效率與電網運作;三是再生能源至2027年前年增率達4%;四是全球電網需擴建以強化供應韌性。
沈鎧圻強調,數位轉型導致能源需求激增,天然氣因具備低碳與可調度特性,將成為能源轉型關鍵。另一方面,近年私募基金對全球基礎建設併購交易平均出現25%溢價,顯示市場對基建資產高度認可,而上市基礎建設資產仍被低估,反映出進場契機。
在避險資產方面,沈鎧圻指出,黃金因應全球去美元化潮流,成為各國央行策略性儲備工具,加上聯準會升息週期進入尾聲,黃金與金礦股表現可期。她觀察到,台灣投資人對貴金屬興趣較去年大幅提升,但實際配置仍明顯不足,具備補漲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