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雖然仍是全球手機製造重地,2024年與印度、越南三國合計貢獻超過全球90%的產量,但在2025年將面臨來自關稅的直接壓力。Counterpoint資深分析師Ivan Lam指出,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從零組件供應鏈到成品品牌,產業鏈各階段都受到波及,品牌商為分散風險正持續將產能移出中國。

相較之下,印度被視為本輪製造重組的最大贏家。隨著Apple與Samsung積極擴大出口導向生產,加上鴻海等國際EMS廠與印度本地代工業者持續加碼投資,印度2025年製造占比有望首度突破20%,年增幅達雙位數百分比。分析師Prachir Singh強調,印度製造生態系經過十年淬鍊,如今不僅能滿足更大量產需求,也逐漸向更高製程與高複雜度產品邁進,政府最新推出的電子零組件製造獎勵政策(ECMS)更進一步促進產業在地深化。

另一製造據點越南則持續穩健增長。作為全球出口導向製造中心,越南受惠於Samsung、Motorola等品牌的產能轉移,隨著代工能量成熟與地理位置鄰近中國,其出口製造動能仍將維持正成長。

至於其他地區如印尼、巴西等市場,受限於本地市場規模與需求,2025年製造占比預期將進一步縮減。Counterpoint副總裁Neil Shah表示,雖然許多國家積極尋求在地生產,但供應鏈轉移並非一蹴可幾,從基礎建設、技術人力到物流系統的建置都需多年時間。

整體而言,全球智慧型手機製造版圖正面臨新一波重整浪潮,印度與越南將持續受惠於去中化趨勢與品牌轉單效應,而中國則面臨亟需轉型的壓力。隨著各國政策與市場需求變化,2025年將成為觀察製造重心轉移是否成形的關鍵轉捩點。

2025年智慧型手機製造重心出現明顯轉移,中國年增率下滑,印度與越南則強勢成長,成為產業重組最大受益者。Counterpoint Research提供
2025年智慧型手機製造重心出現明顯轉移,中國年增率下滑,印度與越南則強勢成長,成為產業重組最大受益者。Counterpoint Research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筑波科技導入LadyBug最小USB感測器 進軍80GHz衛星通訊與6G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