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眾為了申請信貸,將自然人憑證、密碼及身分證影本交給代辦公司,但代辦其實是詐騙集團,利用資料到各銀行大量開立數位存款帳戶。因為很多民眾不知道自然人憑證可以開戶,直到接獲檢警通知才驚覺淪為人頭戶。銀行發現,有代辦公司持客戶同意書至戶政事務所申辦,自然人憑證成為詐團冒用開戶的新漏洞。
據了解,有10家銀行已全面暫停以「自然人憑證」做線上開戶驗證,緊急暫喊卡的銀行包括兆豐銀、第一銀、華南銀、合作金庫、台企銀、永豐銀以及彰銀等。某公股銀行表示,去年第3季開始,就發現數位存戶中,以「自然人憑證」做驗證開戶,最終變成警示帳戶的占比日漸攀升,有銀行占比高達2成。
金管會今召開例行記者會,童政彰表示,統計警示戶目前總共有15萬戶,其中數位存戶有1萬6000戶,當時透採自然人憑證開戶者則有3400戶,所以金融機構及執法機構分析,多數是民眾被詐騙或不慎交付自然人憑證帳號及密碼給詐團,因此銀行先暫停以「自然人憑證」做線上開戶驗證,全面防堵詐團漏洞。
童政彰表示,自然人憑證本身沒有問題,只是不少民眾被詐騙,因此銀行先暫停開戶作業,未來銀行將採行相關管控措施,待金融機構採行相關措施後,例如搭配視訊或用臉部辨識等,不論哪一個管控措施,只要可以 去風險化加強管控,金管會要求金融業要想出方法。
不過,緊急暫喊卡的銀行多數是公股行庫,主要是民營銀行目前若民眾採「自然人憑證」線上開戶,驗證,民營銀行還會增加視訊來管控,所以民營銀行沒有暫停開戶。
童政彰表示,在銀行還未想出配套的管控措施前,交易金額將限額先限縮,否則強制要求開戶民眾臨櫃來辦理,下週至少會找10家以銀行商談此事。

Netflix出手!台灣未來影視人才養成計畫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