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高齡化社會與護理人力短缺壓力,鴻海攜手臺中榮民總醫院與川崎重工,推出AI護理協作機器人「Nurabot」。該機器人內建鴻海研究院開發的繁體中文大型語言模型FoxBrain,支援語音辨識、語音合成及自然語言處理,能與病患進行語音互動,執行送藥、檢體運送、導引與衛教等任務,預估可減少三成護理工時。
Nurabot以NVIDIA Jetson AGX Orin為核心運算模組,並結合NVIDIA Omniverse 架構下的Isaac Sim 進行虛實整合訓練,最終部署在NVIDIA OVX平台實現模擬與實地應用整合。此系統已於臺中榮總場域試驗中,最快將於年底進入實際臨床照護流程,協助分擔高頻、重複性任務,讓護理人員更專注於病患核心照護。

除臨床應用外,鴻海亦宣布攜手多家新建醫療機構導入智慧醫院數位孿生技術,包括臺中榮總長青分院、白沙屯童醫院-媽祖醫院與天主教耕莘醫院。透過NVIDIA Omniverse 與 VSS(Video Search & Summarization)技術,結合3D建模與即時影像分析,能在醫院尚未營運前即進行動線模擬、流程驗證與異常事件即時預警,有效降低營運風險並提升病患體驗。
這些數位孿生場域同時也將作為Nurabot後續導入據點,提前於虛擬空間中演練機器人路徑與任務流程,達成模擬驗證到臨床落地的無縫銜接。

鴻海也宣布釋出其研發的CoroSegmentater冠狀動脈分割模型,貢獻至全球開源醫學影像AI平台MONAI Model Zoo。該模型應用於256切斷層CTA影像,自動分割心臟與血管結構,支援AI輔助診斷、術前模擬與病患溝通。其模型整合MONAI Auto3Dseg工具、部署於NVIDIA OVX,並透過Isaac Sim 重建心血管結構,展示鴻海在醫學AI演算法研發實力。
此成果亦由NVIDIA醫療業務高層David Niewolny於GTC Taipei主題演講中介紹,為台灣企業在全球AI醫療研發領域打下關鍵里程碑。
鴻海強調,將持續透過與NVIDIA及HiMEDt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等夥伴合作,推進AI平台建構、臨床應用與模型開發,加速台灣智慧醫療輸出。未來將推動數位健康從驗證走向規模部署,實現真正以病患為中心的智慧照護系統,進一步鞏固台灣在全球AI醫療版圖中的戰略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