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盛傳,台積電可能與英特爾合資成立晶圓代工廠,或技術入股,甚至加速美國投資,包括在亞利桑那州廠區推進先進封裝技術。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曾公開表示,美國廠的投資過程「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可見美國製造的成本與難度遠超預期。事實上,台積電早在2020年川普上任期間就已響應美國投資,如今川普捲土重來,卻對台積電在美國獲得的補助有意見,這也讓人懷疑,若台積電進一步強化赴美投資,是否仍無法讓川普滿意,最終反而遭到關稅打擊?
專家指出,台積電雖然能將建廠與營運成本部分轉嫁給客戶,但更嚴重的問題是先進技術流失,可能削弱競爭優勢,這不僅對台灣是一大損失,對美國AI產業也將帶來影響。畢竟,美國對先進晶片的依賴度極高,若川普的政策導致產業變動,甚至讓中國AI後來居上,恐怕將弄巧成拙。
至於台積電若在美國持續擴大投資,甚至如市場傳言,最終台美兩地同步發展最先進技術,是否會誕生「美積電」?畢竟,川普不可能讓外國公司主導美國晶片製造,但想要將台灣的護國神山整碗端走,勢必引發台灣強烈反彈。若川普執意透過威脅手段逼迫盟友赴美投資,恐怕只會讓台美半導體合作變得更加困難,最終讓「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願景,反倒成了枷鎖。

台企銀董座今最後一天上班 發聲明澄清生病均依規定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