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逸晟指出,儘管華城電能的APP設計讓使用者能夠輕鬆啟動充電樁,但仍有部分顧客,尤其是年長且經濟條件較好的顧客,認為這個過程過於繁瑣,他們希望能夠簡化操作。許逸晟深刻體會到,B2C業務需要不斷地調整和創新,以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每一次有新的顧客的意見,我們就會去調整。」許逸晟說,這使得華城電能在設計和改進產品時,必須不斷調整以適應不同顧客的需求。

許逸晟強調,B2C業務的成功關鍵在於對顧客需求的快速反應與調整。每一次收到顧客的反饋,華城電能便會進行調整,這樣的學習過程讓公司能夠不斷進步,並保持競爭力。

華城電能。莊宗達攝
華城電能。莊宗達攝

隨著電動車市場的快速增長,華城電能也持續有募資計劃,以擴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並加速技術創新。許逸晟透露,募資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充電樁建置,並提升整體服務體驗,讓顧客享受更快速、更智能的充電服務。華城電能的募資計劃已獲得市場回應,預料有進一步發展會再公布,華城電能將專注於提升技術研發和擴大市占率。

許逸晟表示,充電網絡的運營仍處於虧損狀態,但公司通過設備獲利的補貼,預計將比其他業者更早實現整體獲利。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和技術的持續創新,華城電能將在未來幾年內實現盈利。

華城電能的充電設備。莊宗達攝
華城電能的充電設備。莊宗達攝

至於建設充電站點到底要注意什麼?許逸晟解釋,充電站的規模會根據站點類型與設施有所不同。例如,獨立的快充站投資成本約為1000萬元新台幣以上,這包括土地取得、設施建設以及充電設備安裝等。相對地,小型站點的投資成本則較低,大約在20萬至50萬元新台幣之間。

許逸晟提到,向台電請電的過程也是一項需要時間與規劃的挑戰。對於大型站點,向台電請電大約需要6至10個月的時間,而小型站點則需3至4個月。這些時間差異主要來自於設備功率、設置規模以及所需的電力系統。隨著技術進步和設備成本的降低,華城電能預計未來充電設施將更加普及,並加速建設進程。

許逸晟對台灣的電力系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台灣目前的電力供應並不缺乏,但面臨來自再生能源和電動車充電需求的挑戰。儘管台灣的裝置容量足夠應對大部分需求,但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和電動車的快速增長使得電力需求變得更加複雜。許逸晟指出,隨著電動車市場的擴大,電力需求將變得更加波動,台灣的電力系統必須更加靈活,以應對這些變化。

許逸晟強調,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強韌的電網,這不僅是為了支持更多的再生能源,也為了應對未來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的需求。許逸晟表示,台灣電力系統必須具備應對需求波動的能力,並為電動車充電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壹蘋頭家|要做「充電界中油」 華城電能許逸晟「向前看」借力特斯拉放眼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