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Force指出,目前全球多家機器人大廠正在加速量產測試,其中美國與中國企業領跑。代表性產品如Agility Robotics的Digit、Apptronik的Apollo,以及Tesla的Optimus,都計劃在2025至2027年陸續上市。

人型機器人商用化的關鍵,在於能否實現體察認知、對話交流與運動執行等能力。生成式AI的進步使認知能力躍升,機器人透過感知系統能準確掌握人事時地物的細節,並進行多面向的對話交流,為商業與家庭應用提供了更強的基礎。

TrendForce調查顯示,人型機器人零組件成本結構中,行星滾柱螺桿占比最高達22%,其次為複合材料件9%、6D力矩感測器8%及空心杯馬達6%。由於核心零組件技術壁壘高,現有智慧終端設備、工業機器人及無人機供應鏈中的競爭者,更容易切入人型機器人市場,形成未來的競爭優勢。

展望2025年,工業型機器人仍以手臂撿貨為主要應用,服務型機器人在生成式AI的支持下,將可實現多模態的交流互動,滿足人機協作的新需求。特別是在勞動力短缺與高齡化問題嚴重的國家,陪伴與照護型服務機器人有望在未來1至2年快速成長,改寫市場過去吸引力不足的局面。

機器人也逐漸展現在戰場上的價值,例如烏俄戰爭中大量使用無人機及布雷、後勤機器人。這類軍事應用成為未來潛力場域,顯示出機器人的多元應用前景。

隨著市場需求擴大,「機器人即服務」(Robot-as-a-Service,RaaS)商業模式應運而生。此模式透過租賃方式,降低廠商及用戶的前期成本與風險,加速機器人於產業與家庭中的滲透率。無人化與自動化需求將使國家、企業甚至家庭受益,為全球機器人市場的長遠發展注入動能。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有網紅拍片稱房市管制措施將取消 央行急澄清: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