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碩存表示,從2023年開始,美國經濟成長非常強,但2024年下半年會回歸正常,即從天堂掉到凡間,回到正常該有的水位;歐洲和中國的經濟週期則是來到上升表現,歐洲在去庫存週期結束後,實體物品需求增加,服務業需求減少,這將使歐洲受惠。中國則因政策打底,經濟成長也有望達到5%,美國可能在2%左右,歐洲雖然經濟成長只有0.5-0.6%,但下半年的加速度強。
第一個趨勢「外」,也就是AI帶領的外溢效應,陳碩存說明,今年第一季的財報中,有40%的公司提到AI,未來AI的應用層面值得期待,認為2027年到2028年的經濟成長會持續有AI貢獻比重提升。而風險性資產面臨波動,同時也是AI等大型成長股的長期買點。
至於輝達遭到法國監管機構發起反壟斷調查,以及市場討論可能有AI的投資是否能得到回報,算力是否過剩等問題,陳碩存認為這也是短期必須注意的風險。
陳碩存也回應,目前市場有傳出對於股票漲勢過度集中的問題,例如美國7大科技巨頭幾乎等於加拿大、英國、日本股市總市值,更是達標普500指數比重30%,AI仍是長期趨勢沒錯,但是不只是美國,像是歐洲、日本也有優秀的半導體或是科技公司,透過國家為等級來分散風險也是一種方法。
第二個題材「雙」是雙降,即通膨降溫與美國利率下降。通膨下降的原因包括季節性因素的消退,住房和保險成本的影響減少,就業市場降溫,以及美國儲蓄率來到歷史低點(較疫情爆發之後,美國政府大力補貼導致美國民眾持續大增的數據腰斬),這些因素都表明,美國消費力道將會回到正常,有助於通膨降溫,使美國聯準會降息更有底氣,預期最快9月開始降息,幅度約50個基點,其他成熟國家央行也有降息空間。
第三個「西」就是西方政治,特別是英國和法國的選舉,以及美國總統大選。歐洲政治風險可控,不影響經濟復甦和央行降息。美國總統大選不必因單一政治事件快速調整持有部位。整體來看,川普勝選可能性很大,這會對美國股市有利,因為他的政策中心是減少政策干擾和促進美國國內併購。
陳碩存表示,對於未來情勢發展的預測,川普勝選並共和黨掌握參眾兩院的機會較高,短期內對美國股市有利,鬆綁政策和併購態度開放,對金融業和生技醫療有幫助,但製造業和非必需消費類股可能受影響;中期來看,要關注對外關稅、財政赤字和通膨控制,若通膨控制得好,未來經濟成長和股市表現都會不錯。陳碩存也提醒,川普是個商人,他並不是討厭國際貿易,而是反對過去那種多邊協議,希望能與各國進行雙邊協議,進行互惠,而非只有美國讓步,對於各國的關稅可能會進行虛張聲勢,對一些進口商品課徵關稅,來吸引包括歐洲、中國等,讓他們坐上談判桌來協商。
陳碩存指出,美國財政赤字嚴重與否,但是美國投資債券、國債的投資人,其實並沒有很在意這個數字,主要是能投資的工具就只有這些,假如貿易沒有出大問題,通膨又控制得好,那有機會在之後迎來十年一遇的買債時機,但反過來說,若是財政赤字、通膨回升等問題引發市場憂慮,恐怕會對股市表現造成壓力。
債券配置方面,陳碩存認為例如美國公司債這類的債券,可能會受惠於美國降息,並有資本利得空間,最好挑選5至7年期的高評等公司債。歐洲經濟則是快速增長,有助於降低企業違約率,因此歐洲的非投資等級債券也是個不錯的機會,加上美國與歐洲之間從在利差,投資人不僅可以獲得債券利息,還有機會賺取兩地基準利率差異的收益。
此外,陳碩存認為日本市場也存在機會,包括日圓目前受制於美國聯準會降息時程持續延後,但在日本政府推動公司治理改革,日本拚命推動半導體復興等舉措,對於日本經濟有結構性的改變,加上日本的經濟活動不是重押在單一產業,可以看到這個成熟經濟體也有投資潛力。